4000-400-005 你的高飞·我的梦想
小学数学
发布时间:2020-12-24 10:57:43
发布作者:云心教育
浏览人数:
小学数学是通过教材,教小朋友们关于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图形和长度的计算公式,单位转换一系列的知识,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计算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小学数学期中考试复习规划,步骤如下
一、重基础,再提高,全面反馈

学生要全面把握知识,内化完整的知识体系,总复习必须要全面系统,要作出全面反馈。复习中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照着书本编排重讲知识或每课练,免得学生吃一遍冷饭,枯燥无味,消沉厌烦,费时费力效果又低。教师应该有效合理地系统学生的基础知识,内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亲自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探讨、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且能进行灵活运用。笫一阶段的复习应该重基础、全面反馈、再提高、再发现。

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学生完成整数和小数、简易方程、数的整除、分数和百分数、计量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简单统计表、应用题八大部分后进行的,前后知识情况间隔达六年,对学生掌握知识状况不能全面了解时,首先应进行全面试探反馈。即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针对于每一部分知识中的基础、重点和难点内容,选择六、七个中等难度的题目作为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自己复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的完成。教师通过批改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着手编写复习课教学计划,重点理清基本概念、基础计算、基本操作、基本应用方面的知识结构网络,再指导学生理清自身掌握情况,作一个小结。针对于学生全面试探反馈出来的问题,着手重点解决每一个部分知识中典型的综合的试题,理清每部分知识的解题思路。

建立了基础知识结构网络,应让学生重新去品味基础知识、归纳要点,理清每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全方位出发,促提高,以练习为主要反馈手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让学生先练或在练的过程中进行讲解,也可以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时反馈,总结归纳。抓住学生薄弱环节,定向加固,使学生能够弄清每一个知识点,掌握全面基础知识和规律,提高学习能力,积累知识。如此训练,学生对总复习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使知识常用常新、常新常用,也给教师提供了重要信息,给学生自主复习的主动权。

二依据教材,抓住重点,进行复习,温故而知新。

对于定义和理论性的问题要求学生一定要会用准确性的语言叙述。这方面知识的掌握,可以解决部分填空和判断题,通过习题强化训练,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经常不读题、看错题的毛病,要加强解题的训练。解题的步骤包括审题、语言表达规范、答案规范及解题后的检查四个方面。1.审题:目标的分析,主要是明确要求什么或要证明什么;把复杂的目标转化为简单的目标;把抽象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目标;把不易把握的目标转化为可把握的目标。2.语言叙述规范,语言叙述规范是表达解题程式的过程,是数学解题的重要环节。数学本身有一套规范的语言系统,切不可随意杜撰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让人不知所云。3. 答案规范,答案规范是指答案准确、简洁、全面,既注意结果的验证、取舍,又要注意答案的完整。要做到答案规范,就必须审清题目的目标,按目标作答。4、解题后的检查非常重要:数加错、没带单位、题抄错、答案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如果认真检查,都很容易发现并改正是很有必要的

三、找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性和局限性缺陷,综合提高,内化知识结构,增强主体全面反馈,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步步反馈。逐层提高”的最后一阶段必须处处时时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把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经过去伪存真,去表及里的分析、归纳和整理,逐层让学生这个主体去发现、提出新的问题,引导思考、探讨、总结,灵活运用,找到学生掌握的整体性和局部性的缺陷,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此阶段必须要恰当组织复习,要避免学生重复做大量已掌握知识部分的习题,把精力集中在未掌握知识部分上,真正起到学生缺什么,教师就补什么、强化什么。

为及时检查学生综合素质情况和应变能力,在小学数学总检测时仍须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适应性、开放性、灵活性演练、诊断性测试。为此,教师就要花一定的时间挑选、组织、编排、翻新、综合、内化学生能力,编制成质量高、目标性强、检测点准、灵活开放的测试题,学生感到每一题都是有价值而舍不得放下的试卷。在综合检测试验后,教师对主体作出全面反馈,就可以进行最终的知识结构调整内化手段,进一步调控学生的全面复习。

检测之后,教师不仅要精讲巧析、洞查、记录学生的缺陷,及时对症下药,并在下一次检测中有所侧重,努力使学生做到“知此知彼,百战不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评估自我,自觉的查漏补缺,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能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来。

然而,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基础性综合性强的复习,对不同的学生既要统一要求,又要顾及差异,正确处理好“培优辅差促中间“的关系。同时进行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教导学生正确对待知识掌握和检测效果(分数)的关系。


通过第三阶段的“找缺陷、强反馈、切提高“的复习思路,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潜力,取得自己最佳的水平,那么学习主体的综合水平已经上了一个了不起的台阶了。


如果要找小学培训机构、找辅导老师、找学习课程、找教育资源,就上云心教育


小学数学应用题宝典,类共分21类,讲解详细,内容全面,例题经典,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很有帮助。
小学数学21类应用题宝典(一)

小学数学21类应用题宝典 (二)
小学数学21类应用题宝典 (三)
十五、工程问题
【含义】
工程问题主要研究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这类问题在已知条件中,常常不给出工作量的具体数量,只提出“一项工程”、“一块土地”、“一条水渠”、“一件工作”等,在解题时,常常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
【数量关系】
解答工程问题的关键是把工作总量看作“1”,这样,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进而就可以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列出算式。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总工作量÷(甲工作效率+乙工作效率)
【解题思路和方法】
变通后可以利用上述数量关系的公式。
例1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现在两队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题中的“一项工程”是工作总量,由于没有给出这项工程的具体数量,因此,把此项工程看作单位“1”。由于甲队独做需10天完成,那么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10;乙队单独做需15天完成,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1/15;两队合做,每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1/10+1/15)。
由此可以列出算式:1÷(1/10+1/15)=1÷1/6=6(天)
答:两队合做需要6天完成。
例2
一批零件,甲独做6小时完成,乙独做8小时完成。现在两人合做,完成任务时甲比乙多做24个,求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解一
设总工作量为1,则甲每小时完成1/6,乙每小时完成1/8,甲比乙每小时多完成(1/6-1/8),二人合做时每小时完成(1/6+1/8)。因为二人合做需要[1÷(1/6+1/8)]小时,这个时间内,甲比乙多做24个零件,所以
(1)每小时甲比乙多做多少零件?
24÷[1÷(1/6+1/8)]=7(个)
(2)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7÷(1/6-1/8)=168(个)
答:这批零件共有168个。
解二
上面这道题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计算:
两人合做,完成任务时甲乙的工作量之比为1/6∶1/8=4∶3
由此可知,甲比乙多完成总工作量的4-3/4+3=1/7
所以,这批零件共有24÷1/7=168(个)
例3
一件工作,甲独做12小时完成,乙独做10小时完成,丙独做15小时完成。现在甲先做2小时,余下的由乙丙二人合做,还需几小时才能完成?
必须先求出各人每小时的工作效率。如果能把效率用整数表示,就会给计算带来方便,因此,我们设总工作量为12、10、和15的某一公倍数,例如最小公倍数60,则甲乙丙三人的工作效率分别是
60÷12=560÷10=660÷15=4
因此余下的工作量由乙丙合做还需要
(60-5×2)÷(6+4)=5(小时)
答:还需要5小时才能完成。
例4
一个水池,底部装有一个常开的排水管,上部装有若干个同样粗细的进水管。当打开4个进水管时,需要5小时才能注满水池;当打开2个进水管时,需要15小时才能注满水池;现在要用2小时将水池注满,至少要打开多少个进水管?
注(排)水问题是一类特殊的工程问题。往水池注水或从水池排水相当于一项工程,水的流量就是工作量,单位时间内水的流量就是工作效率。
要2小时内将水池注满,即要使2小时内的进水量与排水量之差刚好是一池水。为此需要知道进水管、排水管的工作效率及总工作量(一池水)。只要设某一个量为单位1,其余两个量便可由条件推出。
我们设每个同样的进水管每小时注水量为1,则4个进水管5小时注水量为(1×4×5),2个进水管15小时注水量为(1×2×15),从而可知
每小时的排水量为(1×2×15-1×4×5)÷(15-5)=1
即一个排水管与每个进水管的工作效率相同。由此可知
一池水的总工作量为1×4×5-1×5=15
又因为在2小时内,每个进水管的注水量为1×2,
所以,2小时内注满一池水
至少需要多少个进水管?(15+1×2)÷(1×2)
=8.5≈9(个)
答:至少需要9个进水管。
十六、正反比例问题
【含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一定(即商一定),那么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正比例应用题是正比例意义和解比例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反比例应用题是反比例的意义和解比例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数量关系】
判断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是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许多典型应用题都可以转化为正反比例问题去解决,而且比较简捷。
【解题思路和方法】
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方法是:把分率(倍数)转化为比,应用比和比例的性质去解应用题。
正反比例问题与前面讲过的倍比问题基本类似。
例1
修一条公路,已修的是未修的1/3,再修300米后,已修的变成未修的1/2,求这条公路总长是多少米?
由条件知,公路总长不变。
原已修长度∶总长度=1∶(1+3)=1∶4=3∶12
现已修长度∶总长度=1∶(1+2)=1∶3=4∶12
比较以上两式可知,把总长度当作12份,则300米相当于(4-3)份,从而知公路总长为300÷(4-3)×12=3600(米)
答:这条公路总长3600米。
例2
张晗做4道应用题用了28分钟,照这样计算,91分钟可以做几道应用题?
做题效率一定,做题数量与做题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设91分钟可以做X应用题则有28∶4=91∶X
28X=91×4X=91×4÷28X=13
答:91分钟可以做13道应用题。
例3
孙亮看《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每天看24页,15天看完,如果每天看36页,几天就可以看完?
书的页数一定,每天看的页数与需要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
设X天可以看完,就有24∶36=X∶15
36X=24×15X=10
答:10天就可以看完。
十七、按比例分配问题
【含义】
所谓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分成若干份。这类题的已知条件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用比或连比的形式反映各部分占总数量的份数,另一种是直接给出份数。
【数量关系】
从条件看,已知总量和几个部分量的比;从问题看,求几个部分量各是多少。总份数=比的前后项之和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把各部分量的比转化为各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把比的前后项相加求出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以总份数作分母,比的前后项分别作分子),再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量的值。
例1
学校把植树560棵的任务按人数分配给五年级三个班,已知一班有47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5人,三个班各植树多少棵?
总份数为47+48+45=140
一班植树560×47/140=188(棵)
二班植树560×48/140=192(棵)
三班植树560×45/140=180(棵)
答:一、二、三班分别植树188棵、192棵、180棵。
例2
用6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三条边的比是3∶4∶5。三条边的长各是多少厘米?
3+4+5=1260×3/12=15(厘米)
60×4/12=20(厘米)
60×5/12=25(厘米)
答: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是15厘米、20厘米、25厘米。
例3
从前有个牧民,临死前留下遗言,要把17只羊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分总数的1/2,二儿子分总数的1/3,三儿子分总数的1/9,并规定不许把羊宰割分,求三个儿子各分多少只羊。
如果用总数乘以分率的方法解答,显然得不到符合题意的整数解。如果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则很容易得到
1/2∶1/3∶1/9=9∶6∶2
9+6+2=1717×9/17=9
17×6/17=617×2/17=2
答:大儿子分得9只羊,二儿子分得6只羊,三儿子分得2只羊。
例4
某工厂第一、二、三车间人数之比为8∶12∶21,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少80人,三个车间共多少人?
80÷(12-8)×(8+12+21)=820(人)
答:三个车间一共820人。
十八、百分数问题
【含义】
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分数常常可以通分、约分,而百分数则无需;分数既可以表示“率”,也可以表示“量”,而百分数只能表示“率”;分数的分子、分母必须是自然数,而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百分数有一个专门的记号“%”。
在实际中和常用到“百分点”这个概念,一个百分点就是1%,两个百分点就是2%。
【数量关系】
掌握“百分数”、“标准量”“比较量”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百分数=比较量÷标准量
标准量=比较量÷百分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般有三种基本类型: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已知一个数,求它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3)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例1
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用去720千克,剩下6480千克,用去的与剩下的各占原重量的百分之几?
(1)用去的占720÷(720+6480)=10%
(2)剩下的占6480÷(720+6480)=90%
答:用去了10%,剩下90%。
例2
红旗化工厂有男职工420人,女职工525人,男职工人数比女职工少百分之几?
本题中女职工人数为标准量,男职工比女职工少的人数是比较量所以(525-420)÷525=0.2=20%
或者1-420÷525=0.2=20%
答:男职工人数比女职工少20%。
例3
红旗化工厂有男职工420人,女职工525人,女职工比男职工人数多百分之几?
本题中以男职工人数为标准量,女职工比男职工多的人数为比较量,因此
(525-420)÷420=0.25=25%
或者525÷420-1=0.25=25%
答:女职工人数比男职工多25%。
例4
红旗化工厂有男职工420人,有女职工525人,男、女职工各占全厂职工总数的百分之几?
(1)男职工占420÷(420+525)=0.444=44.4%
(2)女职工占525÷(420+525)=0.556=55.6%
答:男职工占全厂职工总数的44.4%,女职工占55.6%。
十九、“牛吃草”问题
【含义】
“牛吃草”问题是大科学家牛顿提出的问题,也叫“牛顿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在于要考虑草边吃边长这个因素。
【数量关系】
草总量=原有草量+草每天生长量×天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
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求出草每天的生长量。
例1
一块草地,10头牛20天可以把草吃完,15头牛10天可以把草吃完。问多少头牛5天可以把草吃完?
草是均匀生长的,所以,草总量=原有草量+草每天生长量×天数。求“多少头牛5天可以把草吃完”,就是说5天内的草总量要5天吃完的话,得有多少头牛?设每头牛每天吃草量为1,按以下步骤解答:
(1)求草每天的生长量
因为,一方面20天内的草总量就是10头牛20天所吃的草,即(1×10×20);另一方面,20天内的草总量又等于原有草量加上20天内的生长量,所以
1×10×20=原有草量+20天内生长量
同理1×15×10=原有草量+10天内生长量
由此可知(20-10)天内草的生长量为
1×10×20-1×15×10=50
因此,草每天的生长量为50÷(20-10)=5
(2)求原有草量
原有草量=10天内总草量-10内生长量=1×15×10-5×10=100
(3)求5天内草总量
5天内草总量=原有草量+5天内生长量=100+5×5=125
(4)求多少头牛5天吃完草
因为每头牛每天吃草量为1,所以每头牛5天吃草量为5。
因此5天吃完草需要牛的头数125÷5=25(头)
答:需要5头牛5天可以把草吃完。
例2
一只船有一个漏洞,水以均匀速度进入船内,发现漏洞时已经进了一些水。如果有12个人淘水,3小时可以淘完;如果只有5人淘
水,要10小时才能淘完。求17人几小时可以淘完?
这是一道变相的“牛吃草”问题。与上题不同的是,最后一问给出了人数(相当于“牛数”),求时间。设每人每小时淘水量为1,按以下步骤计算:
(1)求每小时进水量
因为,3小时内的总水量=1×12×3=原有水量+3小时进水量
10小时内的总水量=1×5×10=原有水量+10小时进水量
所以,(10-3)小时内的进水量为1×5×10-1×12×3=14
因此,每小时的进水量为14÷(10-3)=2
(2)求淘水前原有水量
原有水量=1×12×3-3小时进水量=36-2×3=30
(3)求17人几小时淘完
17人每小时淘水量为17,因为每小时漏进水为2,所以实际上船中每小时减少的水量为(17-2),所以17人淘完水的时间是
30÷(17-2)=2(小时)
答:17人2小时可以淘完水。
二十、鸡兔同笼问题
【含义】
这是古典的算术问题。已知笼子里鸡、兔共有多少只和多少只脚,求鸡、兔各有多少只的问题,叫做第一鸡兔同笼问题。已知鸡兔的总数和鸡脚与兔脚的差,求鸡、兔各是多少的问题叫做第二鸡兔同笼问题。
【数量关系】
第一鸡兔同笼问题:
假设全都是鸡,则有
兔数=(实际脚数-2×鸡兔总数)÷(4-2)
假设全都是兔,则有
鸡数=(4×鸡兔总数-实际脚数)÷(4-2)
第二鸡兔同笼问题:
假设全都是鸡,则有
兔数=(2×鸡兔总数-鸡与兔脚之差)÷(4+2)
假设全都是兔,则有
鸡数=(4×鸡兔总数+鸡与兔脚之差)÷(4+2)
【解题思路和方法】
解答此类题目一般都用假设法,可以先假设都是鸡,也可以假设都是兔。如果先假设都是鸡,然后以兔换鸡;如果先假设都是兔,然后以鸡换兔。这类问题也叫置换问题。通过先假设,再置换,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1
长毛兔子芦花鸡,鸡兔圈在一笼里。数数头有三十五,脚数共有九十四。请你仔细算一算,多少兔子多少鸡?
假设35只全为兔,则
鸡数=(4×35-94)÷(4-2)=23(只)
兔数=35-23=12(只)
也可以先假设35只全为鸡,则
兔数=(94-2×35)÷(4-2)=12(只)
鸡数=35-12=23(只)
答:有鸡23只,有兔12只。
例2
2亩菠菜要施肥1千克,5亩白菜要施肥3千克,两种菜共16亩,施肥9千克,求白菜有多少亩?
此题实际上是改头换面的“鸡兔同笼”问题。“每亩菠菜施肥(1÷2)千克”与“每只鸡有两个脚”相对应,“每亩白菜施肥(3÷5)千克”与“每只兔有4只脚”相对应,“16亩”与“鸡兔总数”相对应,“9千克”与“鸡兔总脚数”相对应。假设16亩全都是菠菜,则有
白菜亩数=(9-1÷2×16)÷(3÷5-1÷2)=10(亩)
答:白菜地有10亩。
例3
李老师用69元给学校买作业本和日记本共45本,作业本每本3.20元,日记本每本0.70元。问作业本和日记本各买了多少本?
云心教育致力为各位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厦门厦门教育厦门资讯和学习资源,小编会及时更新相关厦门资讯。如果您想要找培训机构、找辅导老师、找学习课程、找厦门教育资源,就上云心教育搜索! 云心教育兴趣特长类培训,含美术、舞蹈、乐器音乐等;课外辅导机构涵盖小学高中晚自习周末班、寒暑假班等;想学技能考证,我们提供厦门教师资格证公务员学历提升等; 关注云心公众号【yunxinedu】免费领取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资料大礼包哦!
小学数学应用题宝典,类共分21类,讲解详细,内容全面,例题经典,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很有帮助,跟随云心教育小编一起来看。
小学数学21类应用题宝典(一)

小学数学21类应用题宝典 (二)
小学数学21类应用题宝典 (三)
一、归一问题
【含义】
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
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二、归总问题
【含义】
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
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1)《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24×12=288(页)
(2)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288÷36=8(天)
列成综合算式24×12÷36=8(天)
答:小明8天可以读完《红岩》。
例3
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1)这批蔬菜共有多少千克?50×30=1500(千克)
(2)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1500÷(50+10)=25(天)
列成综合算式50×30÷(50+10)=1500÷60=25(天)
答:这批蔬菜可以吃25天。
三、和差问题
【含义】
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
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例1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
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例2
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长=(18+2)÷2=10(厘米)
宽=(18-2)÷2=8(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10×8=80(平方厘米)
答:长方形的面积为80平方厘米。
例3
有甲乙丙三袋化肥,甲乙两袋共重32千克,乙丙两袋共重30千克,甲丙两袋共重22千克,求三袋化肥各重多少千克。
甲乙两袋、乙丙两袋都含有乙,从中可以看出甲比丙多(32-30)=2千克,且甲是大数,丙是小数。由此可知
甲袋化肥重量=(22+2)÷2=12(千克)
丙袋化肥重量=(22-2)÷2=10(千克)
乙袋化肥重量=32-12=20(千克)
答:甲袋化肥重12千克,乙袋化肥重20千克,丙袋化肥重10千克。
例4
甲乙两车原来共装苹果97筐,从甲车取下14筐放到乙车上,结果甲车比乙车还多3筐,两车原来各装苹果多少筐?
“从甲车取下14筐放到乙车上,结果甲车比乙车还多3筐”,这说明甲车是大数,乙车是小数,甲与乙的差是(14×2+3),甲与乙的和是97,因此甲车筐数=(97+14×2+3)÷2=64(筐)
乙车筐数=97-64=33(筐)
答:甲车原来装苹果64筐,乙车原来装苹果33筐。
四、和倍问题
【含义】
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数量关系】
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
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
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248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
(1)杏树有多少棵?248÷(3+1)=62(棵)
(2)桃树有多少棵?62×3=186(棵)
答:杏树有62棵,桃树有186棵。
例2
东西两个仓库共存粮480吨,东库存粮数是西库存粮数的1.4倍,求两库各存粮多少吨?
(1)西库存粮数=480÷(1.4+1)=200(吨)
(2)东库存粮数=480-200=280(吨)
答:东库存粮280吨,西库存粮200吨。
例3
甲站原有车52辆,乙站原有车32辆,若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8辆,从乙站开往甲站24辆,几天后乙站车辆数是甲站的2倍?
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8辆,从乙站开往甲站24辆,相当于每天从甲站开往乙站(28-24)辆。把几天以后甲站的车辆数当作1倍量,这时乙站的车辆数就是2倍量,两站的车辆总数(52+32)就相当于(2+1)倍,
那么,几天以后甲站的车辆数减少为
(52+32)÷(2+1)=28(辆)
所求天数为(52-28)÷(28-24)=6(天)
答:6天以后乙站车辆数是甲站的2倍。
例4
甲乙丙三数之和是170,乙比甲的2倍少4,丙比甲的3倍多6,求三数各是多少?
乙丙两数都与甲数有直接关系,因此把甲数作为1倍量。
因为乙比甲的2倍少4,所以给乙加上4,乙数就变成甲数的2倍;
又因为丙比甲的3倍多6,所以丙数减去6就变为甲数的3倍;
这时(170+4-6)就相当于(1+2+3)倍。那么,
甲数=(170+4-6)÷(1+2+3)=28
乙数=28×2-4=52
丙数=28×3+6=90
答:甲数是28,乙数是52,丙数是90。
五、差倍问题
【含义】
已知两个数的差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差倍问题。
【数量关系】
两个数的差÷(几倍-1)=较小的数
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
果园里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而且桃树比杏树多124棵。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
(1)杏树有多少棵?124÷(3-1)=62(棵)
(2)桃树有多少棵?62×3=186(棵)
答:果园里杏树是62棵,桃树是186棵。
例2
爸爸比儿子大27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求父子二人今年各是多少岁?
(1)儿子年龄=27÷(4-1)=9(岁)
(2)爸爸年龄=9×4=36(岁)
答:父子二人今年的年龄分别是36岁和9岁。
例3
商场改革经营管理办法后,本月盈利比上月盈利的2倍还多12万元,又知本月盈利比上月盈利多30万元,求这两个月盈利各是多少万元?
如果把上月盈利作为1倍量,则(30-12)万元就相当于上月盈利的(2-1)倍,因此
上月盈利=(30-12)÷(2-1)=18(万元)
本月盈利=18+30=48(万元)
答:上月盈利是18万元,本月盈利是48万元。
例4
粮库有94吨小麦和138吨玉米,如果每天运出小麦和玉米各是9吨,问几天后剩下的玉米是小麦的3倍?
由于每天运出的小麦和玉米的数量相等,所以剩下的数量差等于原来的数量差(138-94)。把几天后剩下的小麦看作1倍量,则几天后剩下的玉米就是3倍量,那么,(138-94)就相当于(3-1)倍,因此
剩下的小麦数量=(138-94)÷(3-1)=22(吨)
运出的小麦数量=94-22=72(吨)
运粮的天数=72÷9=8(天)
答:8天以后剩下的玉米是小麦的3倍。
六、倍比问题
【含义】
有两个已知的同类量,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若干倍,解题时先求出这个倍数,再用倍比的方法算出要求的数,这类应用题叫做倍比问题。
【数量关系】
总量÷一个数量=倍数
另一个数量×倍数=另一总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求出倍数,再用倍比关系求出要求的数。
例1
10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40千克,现在有油菜籽3700千克,可以榨油多少?
(1)3700千克是100千克的多少倍?3700÷100=37(倍)
(2)可以榨油多少千克?40×37=1480(千克)
列成综合算式40×(3700÷100)=1480(千克)
答:可以榨油1480千克。
例2
今年植树节这天,某小学300名师生共植树400棵,照这样计算,全县48000名师生共植树多少棵?
(1)48000名是300名的多少倍?48000÷300=160(倍)
(2)共植树多少棵?400×160=64000(棵)
列成综合算式400×(48000÷300)=64000(棵)
答:全县48000名师生共植树64000棵。
例3
凤翔县今年苹果大丰收,田家庄一户人家4亩果园收入11111元,照这样计算,全乡800亩果园共收入多少元?全县16000亩果园共收入多少元?
(1)800亩是4亩的几倍?800÷4=200(倍)
(2)800亩收入多少元?11111×200=2222200(元)
(3)16000亩是800亩的几倍?16000÷800=20(倍)
(4)16000亩收入多少元?2222200×20=44444000(元)
答:全乡800亩果园共收入2222200元,全县16000亩果园共收入44444000元。
七、相遇问题
【含义】
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
【数量关系】
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
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例1
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392千米,同时从两港各开出一艘轮船相对而行,从南京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8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1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
392÷(28+21)=8(小时)
答:经过8小时两船相遇。
例2
小李和小刘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李每秒钟跑5米,小刘每秒钟跑3米,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跑,那么,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多长时间?
“第二次相遇”可以理解为二人跑了两圈。
因此总路程为400×2
相遇时间=(400×2)÷(5+3)=100(秒)
答: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100秒时间。
例3
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骑自行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5千米,乙每小时行13千米,两人在距中点3千米处相遇,求两地的距离。
“两人在距中点3千米处相遇”是正确理解本题题意的关键。从题中可知甲骑得快,乙骑得慢,甲过了中点3千米,乙距中点3千米,就是说甲比乙多走的路程是(3×2)千米,因此,
相遇时间=(3×2)÷(15-13)=3(小时)
两地距离=(15+13)×3=84(千米)
答:两地距离是84千米。

云心教育致力为各位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厦门厦门教育厦门资讯和学习资源,小编会及时更新相关厦门资讯。如果您想要找培训机构、找辅导老师、找学习课程、找厦门教育资源,就上云心教育搜索! 云心教育兴趣特长类培训,含美术、舞蹈、乐器音乐等;课外辅导机构涵盖小学高中晚自习周末班、寒暑假班等;想学技能考证,我们提供厦门教师资格证公务员学历提升等; 关注云心公众号【yunxinedu】免费领取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资料大礼包哦!
小学数学应用题宝典,类共分21类,讲解详细,内容全面,例题经典,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很有帮助。
小学数学21类应用题宝典(一)

小学数学21类应用题宝典 (二)
小学数学21类应用题宝典 (三)

八、追及问题
【含义】
两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地点同时出发(或者在同一地点而不是同时出发,或者在不同地点又不是同时出发)作同向运动,在后面的,行进速度要快些,在前面的,行进速度较慢些,在一定时间之内,后面的追上前面的物体。这类应用题就叫做追及问题。
【数量关系】
追及时间=追及路程÷(快速-慢速)
追及路程=(快速-慢速)×追及时间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
好马每天走120千米,劣马每天走75千米,劣马先走12天,好马几天能追上劣马?
(1)劣马先走12天能走多少千米?75×12=900(千米)
(2)好马几天追上劣马?900÷(120-75)=20(天)
列成综合算式75×12÷(120-75)=900÷45=20(天)
答:好马20天能追上劣马。
例2
小明和小亮在200米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明跑一圈用40秒,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跑。小明第一次追上小亮时跑了500米,求小亮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小明第一次追上小亮时比小亮多跑一圈,即200米,此时小亮跑了(500-200)米,要知小亮的速度,须知追及时间,即小明跑500米所用的时间。又知小明跑200米用40秒,则跑500米用[40×(500÷200)]秒,所以小亮的速度是
(500-200)÷[40×(500÷200)]
=300÷100=3(米)
答:小亮的速度是每秒3米。
例3
我人民解放军追击一股逃窜的敌人,敌人在下午16点开始从甲地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逃跑,解放军在晚上22点接到命令,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开始从乙地追击。已知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问解放军几个小时可以追上敌人?
敌人逃跑时间与解放军追击时间的时差是(22-16)小时,这段时间敌人逃跑的路程是[10×(22-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由此推知
追及时间=[10×(22-6)+60]÷(30-10)
=220÷20=11(小时)
答:解放军在11小时后可以追上敌人。
例4
一辆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48千米;一辆货车同时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40千米,两车在距两站中点16千米处相遇,求甲乙两站的距离。
这道题可以由相遇问题转化为追及问题来解决。从题中可知客车落后于货车(16×2)千米,客车追上货车的时间就是前面所说的相遇时间,
这个时间为16×2÷(48-40)=4(小时)
所以两站间的距离为(48+40)×4=352(千米)
列成综合算式(48+40)×[16×2÷(48-40)]
=88×4
=352(千米)
答:甲乙两站的距离是352千米。
九、植树问题
【含义】
按相等的距离植树,在距离、棵距、棵数这三个量之间,已知其中的两个量,要求第三个量,这类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
【数量关系】
线形植树棵数=距离÷棵距+1
环形植树棵数=距离÷棵距
方形植树棵数=距离÷棵距-4
三角形植树棵数=距离÷棵距-3
面积植树棵数=面积÷(棵距×行距)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弄清楚植树问题的类型,然后可以利用公式。
例1
一条河堤136米,每隔2米栽一棵垂柳,头尾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垂柳?
136÷2+1=68+1=69(棵)
答:一共要栽69棵垂柳。
例2
一个圆形池塘周长为400米,在岸边每隔4米栽一棵白杨树,一共能栽多少棵白杨树?
400÷4=100(棵)
答:一共能栽100棵白杨树。
例3
一个正方形的运动场,每边长220米,每隔8米安装一个照明灯,一共可以安装多少个照明灯?
220×4÷8-4=110-4=106(个)
答:一共可以安装106个照明灯。
例4
给一个面积为96平方米的住宅铺设地板砖,所用地板砖的长和宽分别是60厘米和40厘米,问至少需要多少块地板砖?
96÷(0.6×0.4)=96÷0.24=400(块)
答:至少需要400块地板砖。
例5
一座大桥长500米,给桥两边的电杆上安装路灯,若每隔50米有一个电杆,每个电杆上安装2盏路灯,一共可以安装多少盏路灯?
(1)桥的一边有多少个电杆?500÷50+1=11(个)
(2)桥的两边有多少个电杆?11×2=22(个)
(3)大桥两边可安装多少盏路灯?22×2=44(盏)
答:大桥两边一共可以安装44盏路灯。
十、年龄问题
【含义】
这类问题是根据题目的内容而得名,它的主要特点是两人的年龄差不变,但是,两人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发生变化。
【数量关系】
年龄问题往往与和差、和倍、差倍问题有着密切联系,尤其与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要紧紧抓住“年龄差不变”这个特点。
【解题思路和方法】
可以利用“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1
爸爸今年35岁,亮亮今年5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几倍?明年呢?
35÷5=7(倍)
(35+1)÷(5+1)=6(倍)
答:今年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7倍,
明年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6倍。
例2
母亲今年37岁,女儿今年7岁,几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
(1)母亲比女儿的年龄大多少岁?37-7=30(岁)
(2)几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30÷(4-1)-7=3(年)
列成综合算式(37-7)÷(4-1)-7=3(年)
答:3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
例3
甲对乙说:“当我的岁数曾经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才4岁”。乙对甲说:“当我的岁数将来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将61岁”。求甲乙现在的岁数各是多少?
这里涉及到三个年份:过去某一年、今年、将来某一年。列表分析:
过去某一年今年将来某一年
甲□岁△岁61岁
乙4岁□岁△岁
表中两个“□”表示同一个数,两个“△”表示同一个数。
因为两个人的年龄差总相等:□-4=△-□=61-△,也就是4,□,△,61成等差数列,所以,61应该比4大3个年龄差,
因此二人年龄差为(61-4)÷3=19(岁)
甲今年的岁数为△=61-19=42(岁)
乙今年的岁数为□=42-19=23(岁)
答:甲今年的岁数是42岁,乙今年的岁数是23岁。
十一、行船问题
【含义】
行船问题也就是与航行有关的问题。解答这类问题要弄清船速与水速,船速是船只本身航行的速度,也就是船只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水速是水流的速度,船只顺水航行的速度是船速与水速之和;船只逆水航行的速度是船速与水速之差。
【数量关系】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顺水速=船速×2-逆水速=逆水速+水速×2
逆水速=船速×2-顺水速=顺水速-水速×2
【解题思路和方法】
大多数情况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
例1
一只船顺水行320千米需用8小时,水流速度为每小时15千米,这只船逆水行这段路程需用几小时?
由条件知,顺水速=船速+水速=320÷8,而水速为每小时15千米,所以,船速为每小时320÷8-15=25(千米)
船的逆水速为25-15=10(千米)
船逆水行这段路程的时间为320÷10=32(小时)
答:这只船逆水行这段路程需用32小时。
例2
甲船逆水行360千米需18小时,返回原地需10小时;乙船逆水行同样一段距离需15小时,返回原地需多少时间?
由题意得甲船速+水速=360÷10=36
甲船速-水速=360÷18=20
可见(36-20)相当于水速的2倍,
所以,水速为每小时(36-20)÷2=8(千米)
又因为,乙船速-水速=360÷15,
所以,乙船速为360÷15+8=32(千米)
乙船顺水速为32+8=40(千米)
所以,乙船顺水航行360千米需要
360÷40=9(小时)
答:乙船返回原地需要9小时。
十二、列车问题
【含义】
这是与列车行驶有关的一些问题,解答时要注意列车车身的长度。
【数量关系】
火车过桥:过桥时间=(车长+桥长)÷车速
火车追及:追及时间=(甲车长+乙车长+距离)
÷(甲车速-乙车速)
火车相遇:相遇时间=(甲车长+乙车长+距离)
÷(甲车速+乙车速)
【解题思路和方法】
大多数情况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
例1
一座大桥长2400米,一列火车以每分钟900米的速度通过大桥,从车头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要3分钟。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火车3分钟所行的路程,就是桥长与火车车身长度的和。
(1)火车3分钟行多少米?900×3=2700(米)
(2)这列火车长多少米?2700-2400=300(米)
列成综合算式900×3-2400=300(米)
答:这列火车长300米。
例2
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每秒8米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用了2分5秒钟时间,求大桥的长度是多少米?
火车过桥所用的时间是2分5秒=125秒,所走的路程是(8×125)米,这段路程就是(200米+桥长),所以,桥长为
8×125-200=800(米)
答:大桥的长度是800米。
例3
一列长225米的慢车以每秒17米的速度行驶,一列长140米的快车以每秒22米的速度在后面追赶,求快车从追上到追过慢车需要多长时间?
从追上到追过,快车比慢车要多行(225+140)米,而快车比慢车每秒多行(22-17)米,因此,所求的时间为
(225+140)÷(22-17)=73(秒)
答:需要73秒。
例4
一列长150米的列车以每秒22米的速度行驶,有一个扳道工人以每秒3米的速度迎面走来,那么,火车从工人身旁驶过需要多少时间?
如果把人看作一列长度为零的火车,原题就相当于火车相遇问题。
150÷(22+3)=6(秒)
答:火车从工人身旁驶过需要6秒钟。

十三、时钟问题
【含义】
就是研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关系的问题,如两针重合、两针垂直、两针成一线、两针夹角为60度等。时钟问题可与追及问题相类比。
【数量关系】
分针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
二者的速度差为11/12。
通常按追及问题来对待,也可以按差倍问题来计算。
【解题思路和方法】
变通为“追及问题”后可以直接利用公式。
例1
从时针指向4点开始,再经过多少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重合?
钟面的一周分为60格,分针每分钟走一格,每小时走60格;时针每小时走5格,每分钟走5/60=1/12格。每分钟分针比时针多走(1-1/12)=11/12格。4点整,时针在前,分针在后,两针相距20格。所以
分针追上时针的时间为20÷(1-1/12)≈22(分)
答:再经过22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重合。
例2
四点和五点之间,时针和分针在什么时候成直角?
钟面上有60格,它的1/4是15格,因而两针成直角的时候相差15格(包括分针在时针的前或后15格两种情况)。四点整的时候,分针在时针后(5×4)格,如果分针在时针后与它成直角,那么分针就要比时针多走(5×4-15)格,如果分针在时针前与它成直角,那么分针就要比时针多走(5×4+15)格。再根据1分钟分针比时针多走(1-1/12)格就可以求出二针成直角的时间。
(5×4-15)÷(1-1/12)≈6(分)
(5×4+15)÷(1-1/12)≈38(分)
答:4点06分及4点38分时两针成直角。
例3
六点与七点之间什么时候时针与分针重合?
六点整的时候,分针在时针后(5×6)格,分针要与时针重合,就得追上时针。这实际上是一个追及问题。
(5×6)÷(1-1/12)≈33(分)
答:6点33分的时候分针与时针重合。
十四、盈亏问题
【含义】
根据一定的人数,分配一定的物品,在两次分配中,一次有余(盈),一次不足(亏),或两次都有余,或两次都不足,求人数或物品数,这类应用题叫做盈亏问题。
【数量关系】
一般地说,在两次分配中,如果一次盈,一次亏,则有:
参加分配总人数=(盈+亏)÷分配差
如果两次都盈或都亏,则有:
参加分配总人数=(大盈-小盈)÷分配差
参加分配总人数=(大亏-小亏)÷分配差
【解题思路和方法】
大多数情况可以直接利用数量关系的公式。
例1
给幼儿园小朋友分苹果,若每人分3个就余11个;若每人分4个就少1个。问有多少小朋友?有多少个苹果?
按照“参加分配的总人数=(盈+亏)÷分配差”的数量关系:
(1)有小朋友多少人?(11+1)÷(4-3)=12(人)
(2)有多少个苹果?3×12+11=47(个)
答:有小朋友12人,有47个苹果。
例2
修一条公路,如果每天修260米,修完全长就得延长8天;如果每天修300米,修完全长仍得延长4天。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题中原定完成任务的天数,就相当于“参加分配的总人数”,按照“参加分配的总人数=(大亏-小亏)÷分配差”的数量关系,可以得知
原定完成任务的天数为
(260×8-300×4)÷(300-260)=22(天)
这条路全长为300×(22+4)=7800(米)
答:这条路全长7800米。
例3
学校组织春游,如果每辆车坐40人,就余下30人;如果每辆车坐45人,就刚好坐完。问有多少车?多少人?
本题中的车辆数就相当于“参加分配的总人数”,于是就有
(1)有多少车?(30-0)÷(45-40)=6(辆)
(2)有多少人?40×6+30=270(人)
答:有6辆车,有270人。

云心教育致力为各位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厦门厦门教育厦门资讯和学习资源,小编会及时更新相关厦门资讯。如果您想要找培训机构、找辅导老师、找学习课程、找厦门教育资源,就上云心教育搜索! 云心教育兴趣特长类培训,含美术、舞蹈、乐器音乐等;课外辅导机构涵盖小学高中晚自习周末班、寒暑假班等;想学技能考证,我们提供厦门教师资格证公务员学历提升等; 关注云心公众号【yunxinedu】免费领取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资料大礼包哦!

  小学数学是通过教材,教小朋友们关于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图形和长度的计算公式,单位转换一系列的知识,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计算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于一些数学概念的理解并不是深刻,记忆起来就没有那么顺畅了。下面云心教育小编为大家分享这位小学数学老师将数学概念总结成的儿歌,建议小学家长收藏,并教孩子背诵。


(一)乘法口诀儿歌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四只青蛙四张嘴,扑嗵扑嗵跳下水。

(二)年月日的儿歌

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11月)三十整;
二月特殊不可忘;
平年二月二十八;
闰年二月把一加。

(三)认识时间的儿歌

时针走过数字几,表示时间几时多。
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四)时针和分针
小小表盘圆又圆,时针分针跑圈圈。
分针长,时针短,一个快来一个慢。
分针跑完一满圈,时针刚跑一小段。

(五)一个数除几位数儿歌

先看被除数最高位,高位不够多一位
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
不够商1就写0,商中头尾算数位,
余数要比除数小,这样运算才算对。

(六)小数加减法儿歌

计算小数加减法,关键对齐小数点,
用0补齐末位,便可进行加减。

(七)四则混合运算儿歌

通览全题定方案,细看是否能简便;
从左到右脱式算,先乘除来后加减;
括号依次小中大,先算里面后外面;
横式计算竖检验,一步一查是关键。


(八)解应用题儿歌

题目读几遍,从中找关键;
先看求什么,再去找条件;
合理列算式,仔细来计算;
一题求多解,单位莫遗忘;
结果要验算,最后写答案。


(九)四舍五入法儿歌

四舍五入方法好,近似数来有法找;
取到哪位看下位,再同5字作比较;
是5大5前进1,小于5的全舍掉;
等号换成约等号,使人一看就明白。

(十)运算顺序歌诀

打竹板,响连天,各位同学听我言。
今天不把别的表,四则运算聊一聊,
混合试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
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
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
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
中括号里后边算,次序千万不能乱,
每算一步都检验,又对又快喜心间。


(十一)多位数读法歌

读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读几;
每级末尾如有零,不必读出记心里;
其他数位连续零,只读一个记仔细;
万级末尾加读"万",亿级末尾加读"亿",
读数规则永牢记。


(十二)多位数写法歌

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
哪一位上无单位,用"0"顶位要牢记。


(十三)多位数大小比较歌

位数不同比大小,位数多的大,位数少的小。
位数相同比大小,高位比起就知道。


(十四)有关凑"十"法的

看到9想到1,看到8想到2
看到7想到3,看到6想到4
看到大数加小数,先把两数换位置。
10的分成
9和1,真淘气
7、3、8、2也调皮
吹6升4 (6象哨子,4象小旗)
小手小手真伶俐(让生摇动双手,象把10分成5和5)


(十五)植树问题

小朋友,张开手,五只手指人人有,
手指之间几个空,请你仔细瞅一瞅。
商中间或末位有0的除法
我是0,本事大,除法运算显神通。
不够商1我来补。有了空位我就坐。
别人要想把我除,常胜将军总是我。


(十六)珠算读写数

小小珠算真神奇,读数写数最容易。
四位一级是关键,读写都从高位起。
级前中0读一个,级末有0不读起。
亿级万级仿个级,读完后面加单位。
一级一级往下写,珠不靠梁0占位。


(十七)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多位数大小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看高位,高位数大数就大。


(十八)分数大小的比较

分数大小的比较,分子、分母要记好。
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
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


(十九)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抓住关键去分析。
已知条件换成数,未知条件换字母,
找齐相关代数式,连接起来读一读。

(二十)计量单位对口歌

小朋友,快排队,手拉手对单位。看谁说得快又对。
人民币单位元、角、分,进率是10要牢记。
1元得10角;1角得10分,1元等于100分。
米加分米、厘米和毫米。
最大单位是千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米和千米也相临,进率1000是特例。
吨与千克还有克,进率1000要牢记。

形体单位更容易,相临100是面积,相临1000是体积。
大单位,小单位,大小换算有规律。

从大到小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从小到大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

进率是10移一位,进率100移两位,进率1000移三位。……

(二十一)分解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方法是短除。
除数是质数,商也是质数。
表示的形式很简单:合数=质数×质数……
公约数、公倍数与互质数
公约数,公倍数,关键要把"公"记住。
公有的约数叫做公约数,公约数中最大的,就叫最大公约数。
如果公约数只有1,它们就叫互质数。
公有的倍数叫做公倍数。公倍数中最小的,就叫最小公倍数。
求法有区别,千万别失误。
短除只把除数乘,是求最大公约数。
除数和商要连乘,是求最小公倍数。

(二十二)圆、圆柱、圆锥

圆的知识学习好,生产生活都需要。
要画圆,找定点,圆心确定圆位置,
半径决定圆大小。
同圆或等圆中,直径=2半径。
圆的周长和面积,全都离不开圆周率。
如果条件是半径,圆的周长2πr,πr2是面积。
如果条件是直径,圆的周长是πd。
圆周长乘圆柱高,是求圆柱侧面积。
圆面积乘圆柱高,是求圆柱的体积。
同底等高求圆锥,只需再乘三分之一。

云心教育致力为各位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厦门厦门教育厦门资讯和学习资源,小编会及时更新相关厦门资讯。如果您想要找培训机构、找辅导老师、找学习课程、找厦门教育资源,就上云心教育搜索! 云心教育兴趣特长类培训,含美术、舞蹈、乐器音乐等;课外辅导机构涵盖小学高中晚自习周末班、寒暑假班等;想学技能考证,我们提供厦门教师资格证公务员学历提升等; 关注云心公众号【yunxinedu】免费领取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资料大礼包哦!
小学数学1—6年级口决定义归类,孩子必背的数学概念

1、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什么是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

3、加法各部分的关系: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4、减法各部分的关系: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5、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6、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7、角
(1)什么是角?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什么是角的顶点?
围成角的端点叫顶点。
(3)什么是角的边?
围成角的射线叫角的边。
(4)什么是直角?
度数为90°的角是直角。
(5)什么是平角?
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这样的角叫平角。
(6)什么是锐角?
小于90°的角是锐角。
(7)什么是钝角?
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
(8)什么是周角?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周角,一个周角等于360°.

8、垂直问题
(1)什么是互相垂直?什么是垂线?什么是垂足?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2)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从直线外一点向一条直线引垂线,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9、三角形
(1)什么是三角形?
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什么是三角形的边?
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三角形的边。
(3)什么是三角形的顶点?
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三角形的顶点。
(4)什么是锐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5)什么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
(6)什么是钝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7)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8)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腰?
有等腰三角形里,相等的两个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腰。
(9)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两腰的交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10)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底?
在等腰三角形中,与其它两边不相等的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底。
(1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底边上两个相等的角叫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12)什么是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3)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叫三角形的底?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引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个顶点的对边叫三角形的底。
(14)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10、四边形
(1)什么是四边形?
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
(2)什么是平等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四边形的高。
(4)什么是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5)什么是梯形的底?
在梯形里互相平等的一组边叫梯形的底(通常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叫下底)。
(6)什么是梯形的腰?
在梯形里,不平等的一组对边叫梯形的腰。
(7)什么是梯形的高?
从上底的一点往下底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8)什么是等腰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11、什么是自然数?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是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

12、什么是四舍五入法?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看被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如果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如果是5或者比5大,去掉尾数后,要在它的前一位加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13、加法意义和运算定律
(1)什么是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2)什么是加数?
相加的两个数叫加数。
(3)什么是和?
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和。
(4)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后,它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14、什么是减法?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15、什么是被减数?什么是减数?什么叫差?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被减数,减去的已知数叫减数,所求的未知数叫差。

16、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加数

17、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18、乘法
(1)什么是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2)什么是因数?
相乘的两个数叫因数。
(3)什么是积?
因数相乘所得的数叫积。
(4)什么是乘法交换律?
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乘法交换律。
(5)什么是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乘法结合律。

19、除法
(1)什么是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
(2)什么是被除数?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被除数。
(3)什么是除数?
在除法中,已知的一个因数叫除数。
(4)什么是商?
在除法中,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商。

20、乘法各部分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1、除法
(1)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2)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22、什么是名数?
通常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的数叫名数。

23、什么是单名数?
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数叫单名数。

24、什么是复名数?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数叫复名数。

25、什么是小数?
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

26、什么是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大小不变,这叫小数的基本性质。

27、什么是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有限小数。

28、什么是无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无限小数。

29、什么是循环节?
一个循环小数的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叫做这个数的循环节。

30、什么是纯循环小数?
循环节从小数第一位开始的叫纯循环小数。

31、什么是混循环小数?
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32、什么是四则运算?
我们把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33、什么是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34、什么是解方程?
求方程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35、什么是倍数?什么叫约数?
如果a能被b整除,a就是b的倍数,b就叫a的约数(或a的因数)。

36、什么样的数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37、什么是偶数?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

38、什么是奇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39、什么样的数能被5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能被5整除。

40、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41、什么是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质数。

42、什么是合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合数。

43、什么是质因数?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44、什么是分解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45、什么是公约数?什么叫最大公约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最大公约数。

46、什么是互质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

47、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8、分数
(1)什么是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分数。
(2)什么是分数线?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
(3)什么是分母?
分数线下面的部分叫分母。
(4)什么是分子?
分数线上面的部分叫分子。
(5)什么是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叫分数单位。

49、怎么比较分数大小?
(1)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2)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子比较大。
(3)什么是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4)什么是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
(5)什么是带分数?
由整分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带分数。
(6)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7)什么是约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数叫做约分。
(8)什么是最简分数?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最简分数。



50、比
(1)什么是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2)什么是比的前项?
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
(3)什么是比的后项?
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
(4)什么是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比值。
(5)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比的基本性质。

51、长方体和正方体
(1)什么是棱?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棱。
(2)什么是顶点?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
(3)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长、宽、高。
(4)什么是正方体(立方体)?
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或立方体)。
(5)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长方体的表面积。

云心教育致力为各位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厦门厦门教育厦门资讯和学习资源,小编会及时更新相关厦门资讯。如果您想要找培训机构、找辅导老师、找学习课程、找厦门教育资源,就上云心教育搜索! 云心教育兴趣特长类培训,含美术、舞蹈、乐器音乐等;课外辅导机构涵盖小学高中晚自习周末班、寒暑假班等;想学技能考证,我们提供厦门教师资格证公务员学历提升等; 关注云心公众号【yunxinedu】免费领取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资料大礼包哦!
小学数学1——6年级必考的34个数学重难点公式,赶紧给孩子收藏!
1、和差倍问题:

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

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4、植树问题:
5、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
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6、盈亏问题:

基本概念:
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
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特点:
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
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7、吃草问题:

基本思路:
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
基本特点:
原草量和新草生长速度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
确定两个不变的量。

基本公式:
生长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短时间×短时间牛头数)÷(长时间-短时间);
总草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长时间×生长量;

8、周期循环与数表规律:

周期现象:
事物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某些特征有规律循环出现。
周期:
我们把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

关键问题:
确定循环周期。
闰 年:一年有366天;
①年份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则年份必须能被400整除;
平 年:一年有365天。
①年份不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
9、平均数:

基本公式:
①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②平均数=基准数+每一个数与基准数差的和÷总份数

基本算法:
①求出总数量以及总份数,利用基本公式①进行计算.
②基准数法:根据给出的数之间的关系,确定一个基准数;一般选与所有数比较接近的数或者中间数为基准数;以基准数为标准,求所有给出数与基准数的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再求出这些差的平均数;最后求这个差的平均数和基准数的和,就是所求的平均数,具体关系见基本公式②
10、抽屉原理:

抽屉原则一:
如果把(n+1)个物体放在n个抽屉里,那么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体。
例:把4个物体放在3个抽屉里,也就是把4分解成三个整数的和,那么就有以下四种情况:
①4=4+0+0 ②4=3+1+0 ③4=2+2+0 ④4=2+1+1
观察上面四种放物体的方式,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特点:总有那么一个抽屉里有2个或多于2个物体,也就是说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体。

抽屉原则二:
如果把n个物体放在m个抽屉里,其中n>m,那么必有一个抽屉至少有:
①k=[n/m ]+1个物体:当n不能被m整除时。
②k=n/m个物体:当n能被m整除时。
理解知识点:
[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
例[4.351]=4;[0.321]=0;[2.9999]=2;
关键问题:
构造物体和抽屉。也就是找到代表物体和抽屉的量,而后依据抽屉原则进行运算。
11、定义新运算:

基本概念:
定义一种新的运算符号,这个新的运算符号包含有多种基本(混合)运算。
基本思路:
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运算规则,把已知的数代入,转化为加减乘除的运算,然后按照基本运算过程、规律进行运算。

关键问题:
正确理解定义的运算符号的意义。
注意事项:
①新的运算不一定符合运算规律,特别注意运算顺序。
②每个新定义的运算符号只能在本题中使用。
12、数列求和:

等差数列:
在一列数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是一定的,这样的一列数,就叫做等差数列。
基本概念:
首项:等差数列的第一个数,一般用a1表示;
项数:等差数列的所有数的个数,一般用n表示;
公差:数列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一般用d表示;
通项:表示数列中每一个数的公式,一般用an表示;
数列的和:这一数列全部数字的和,一般用Sn表示.

基本思路:
等差数列中涉及五个量:a1 ,an, d, n,sn,,通项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求出第四个;求和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以求这第四个。
基本公式:
通项公式:an = a1+(n-1)d;
通项=首项+(项数一1)×公差;
数列和公式:sn,= (a1+ an)×n÷2;
数列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公式:n= (an+ a1)÷d+1;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公差公式:d =(an-a1))÷(n-1);
公差=(末项-首项)÷(项数-1);

关键问题:
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确定使用的公式;
13、二进制及其应用:
十进制:
用0~9十个数字表示,逢10进1;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含义,十位上的2表示20,百位上的2表示200。所以234=200+30+4=2×102+3×10+4。
=An×10n-1+An-1×10n-2+An-2×10n-3+An-3×10n-4+An-4×10n-5+An-6×10n-7+……+A3×102+A2×101+A1×100
注意:N0=1;N1=N(其中N是任意自然数)

二进制:
用0~1两个数字表示,逢2进1;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含义。
(2)= An×2n-1+An-1×2n-2+An-2×2n-3+An-3×2n-4+An-4×2n-5+An-6×2n-7
+……+A3×22+A2×21+A1×20
注意:An不是0就是1。
十进制化成二进制:
①根据二进制满2进1的特点,用2连续去除这个数,直到商为0,然后把每次所得的余数按自下而上依次写出即可。
②先找出不大于该数的2的n次方,再求它们的差,再找不大于这个差的2的n次方,依此方法一直找到差为0,按照二进制展开式特点即可写出。

14、加法乘法原理和几何计数:

加法原理:
如果完成一件任务有n类方法,在第一类方法中有m1种不同方法,在第二类方法中有m2种不同方法……,在第n类方法中有mn种不同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共有:m1+ m2....... +mn种不同的方法。
关键问题:
确定作的分类方法。
基本特征:
每一种方法都可完成任务。
乘法原理:
如果完成一件任务需要分成n个步骤进行,做第1步有m1种方法,不管第1步用哪一种方法,第2步总有m2种方法……不管前面n-1步用哪种方法,第n步总有m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共有: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关键问题:
确定工作的完成步骤。
基本特征:
每一步只能完成任务的一部分。
直线:
一点在直线或空间沿一定方向或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轨迹。
直线特点:
没有端点,没有长度。
线段:
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这两点叫端点。

线段特点:
有两个端点,有长度。
射线:
把直线的一端无限延长。

射线特点:
只有一个端点;没有长度。
①数线段规律:总数=1+2+3+…+(点数一1);
②数角规律=1+2+3+…+(射线数一1);
③数长方形规律:个数=长的线段数×宽的线段数:
④数长方形规律:个数=1×1+2×2+3×3+…+行数×列数
15、质数与合数:
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没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合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质因数:
如果某个质数是某个数的约数,那么这个质数叫做这个数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
把一个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任何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的结果是唯一的。

分解质因数的标准表示形式:
N= ,其中a1、a2、a3……an都是合数N的质因数,且a1

求约数个数的公式:
P=(r1+1)×(r2+1)×(r3+1)×……×(rn+1)

互质数:
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6、约数与倍数:

约数和倍数:
若整数a能够被b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公约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最大公约数的性质:
1、 几个数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所得的几个商是互质数。
2、 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都是这几个数的约数。
3、 几个数的公约数,都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约数。
4、 几个数都乘以一个自然数m,所得的积的最大公约数等于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乘以m。
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
18的约数有:1、2、3、6、9、18;
那么12和18的公约数有:1、2、3、6;
那么12和18最大的公约数是:6,记作(12,18)=6;

求最大公约数基本方法:
1、分解质因数法:先分解质因数,然后把相同的因数连乘起来。
2、短除法:先找公有的约数,然后相乘。
3、辗转相除法:每一次都用除数和余数相除,能够整除的那个余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2的倍数有:12、24、36、48……;
18的倍数有:18、36、54、72……;
那么12和18的公倍数有:36、72、108……;
那么12和18最小的公倍数是36,记作[12,18]=36;

最小公倍数的性质:
1、两个数的任意公倍数都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2、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求最小公倍数基本方法:1、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2、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本文内容综合来源网络,云心教育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云心教育致力为各位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厦门厦门教育厦门资讯和学习资源,小编会及时更新相关厦门资讯。如果您想要找培训机构、找辅导老师、找学习课程、找厦门教育资源,就上云心教育搜索! 云心教育兴趣特长类培训,含美术、舞蹈、乐器音乐等;课外辅导机构涵盖小学高中晚自习周末班、寒暑假班等;想学技能考证,我们提供厦门教师资格证公务员学历提升等; 关注云心公众号【yunxinedu】免费领取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资料大礼包哦!
小学数学1—6年级必考的34个数学重难点公式,赶紧给孩子收藏!(二)
17、数的整除:
基本概念和符号:
1、整除:如果一个整数a,除以一个自然数b,得到一个整数商c,而且没有余数,那么叫做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记作b|a。
2、常用符号:整除符号“|”,不能整除符号“ ”;因为符号“∵”,所以的符号“∴”;
整除判断方法:
1.能被2、5整除:末位上的数字能被2、5整除。
2.能被4、25整除:末两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能被4、25整除。
3.能被8、125整除:末三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能被8、125整除。
4.能被3、9整除: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能被3、9整除。
5.能被7整除:
①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数之差能被7整除。
②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的2倍后能被7整除。
6.能被11整除:
①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能被11整除。
②奇数位上的数字和与偶数位数的数字和的差能被11整除。
③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后能被11整除。
7.能被13整除:
①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能被13整除。
②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的9倍后能被13整除。
整除的性质:
1.如果a、b能被c整除,那么(a+b)与(a-b)也能被c整除。
2.如果a能被b整除,c是整数,那么a乘以c也能被b整除。
3.如果a能被b整除,b又能被c整除,那么a也能被c整除。
4.如果a能被b、c整除,那么a也能被b和c的最小公倍数整除。
18、余数及其应用:
基本概念:
对任意自然数a、b、q、r,如果使得a÷b=q……r,且0
余数的性质:
①余数小于除数。
②若a、b除以c的余数相同,则c|a-b或c|b-a。
③a与b的和除以c的余数等于a除以c的余数加上b除以c的余数的和除以c的余数。
④a与b的积除以c的余数等于a除以c的余数与b除以c的余数的积除以c的余数。
19、余数、同余与周期:
同余的定义:
①若两个整数a、b除以m的余数相同,则称a、b对于模m同余。
②已知三个整数a、b、m,如果m|a-b,就称a、b对于模m同余,记作a≡b(mod m),读作a同余于b模m。
同余的性质:
①自身性:a≡a(mod m);
②对称性:若a≡b(mod m),则b≡a(mod m);
③传递性:若a≡b(mod m),b≡c(mod m),则a≡ c(mod m);
④和差性:若a≡b(mod m),c≡d(mod m),则a+c≡b+d(mod m),a-c≡b-d(mod m);
⑤相乘性:若a≡ b(mod m),c≡d(mod m),则a×c≡ b×d(mod m);
⑥乘方性:若a≡b(mod m),则an≡bn(mod m);
⑦同倍性:若a≡ b(mod m),整数c,则a×c≡ b×c(mod m×c);
关于乘方的预备知识:
①若A=a×b,则MA=Ma×b=(Ma)b
②若B=c+d则MB=Mc+d=Mc×Md
被3、9、11除后的余数特征:
①一个自然数M,n表示M的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则M≡n(mod 9)或(mod 3);
②一个自然数M,X表示M的各个奇数位上数字的和,Y表示M的各个偶数数位上数字的和,则M≡Y-X或M≡11-(X-Y)(mod 11);
费尔马小定理:
如果p是质数(素数),a是自然数,且a不能被p整除,则ap-1≡1(mod p)。
20、分数与百分数的应用:
基本概念与性质: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分数的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
常用方法:
①逆向思维方法:从题目提供条件的反方向(或结果)进行思考。
②对应思维方法:找出题目中具体的量与它所占的率的直接对应关系。
③转化思维方法:把一类应用题转化成另一类应用题进行解答。最常见的是转换成比例和转换成倍数关系;把不同的标准(在分数中一般指的是一倍量)下的分率转化成同一条件下的分率。常见的处理方法是确定不同的标准为一倍量。
④假设思维方法:为了解题的方便,可以把题目中不相等的量假设成相等或者假设某种情况成立,计算出相应的结果,然后再进行调整,求出最后结果。
⑤量不变思维方法:在变化的各个量当中,总有一个量是不变的,不论其他量如何变化,而这个量是始终固定不变的。有以下三种情况:A、分量发生变化,总量不变。B、总量发生变化,但其中有的分量不变。C、总量和分量都发生变化,但分量之间的差量不变化。
⑥替换思维方法:用一种量代替另一种量,从而使数量关系单一化、量率关系明朗化。
⑦同倍率法:总量和分量之间按照同分率变化的规律进行处理。
⑧浓度配比法:一般应用于总量和分量都发生变化的状况。
21、分数大小的比较:
基本方法:
①通分分子法:使所有分数的分子相同,根据同分子分数大小和分母的关系比较。
②通分分母法:使所有分数的分母相同,根据同分母分数大小和分子的关系比较。
③基准数法:确定一个标准,使所有的分数都和它进行比较。
④分子和分母大小比较法:当分子和分母的差一定时,分子或分母越大的分数值越大。
⑤倍率比较法:当比较两个分子或分母同时变化时分数的大小,除了运用以上方法外,可以用同倍率的变化关系比较分数的大小。(具体运用见同倍率变化规律)
⑥转化比较方法:把所有分数转化成小数(求出分数的值)后进行比较。
⑦倍数比较法: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结果得数和1进行比较。
⑧大小比较法:用一个分数减去另一个分数,得出的数和0比较。
⑨倒数比较法:利用倒数比较大小,然后确定原数的大小。
⑩基准数比较法:确定一个基准数,每一个数与基准数比较。
22、分数拆分:
将一个分数单位分解成两个分数之和的公式:
23、完全平方数:
完全平方数特征:
1.末位数字只能是:0、1、4、5、6、9;反之不成立。
2.除以3余0或余1;反之不成立。
3.除以4余0或余1;反之不成立。
4.约数个数为奇数;反之成立。
5.奇数的平方的十位数字为偶数;反之不成立。
6.奇数平方个位数字是奇数;偶数平方个位数字是偶数。
7.两个相临整数的平方之间不可能再有平方数。
平方差公式:
X2-Y2=(X-Y)(X+Y)
完全平方和公式:
(X+Y)2=X2+2XY+Y2
完全平方差公式:
(X-Y)2=X2-2XY+Y2
24、比和比例:
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
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a:b=c:d或
比例的性质:
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交叉相乘),ad=bc。
正比例:
若A扩大或缩小几倍,B也扩大或缩小几倍(AB的商不变时),则A与B成正比。
反比例:
若A扩大或缩小几倍,B也缩小或扩大几倍(AB的积不变时),则A与B成反比。
比例尺: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按比例分配:
把几个数按一定比例分成几份,叫按比例分配。
25、综合行程:
基本概念:
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
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关键问题:
确定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和方向。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
追及问题: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
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 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主要方法:画线段图法
基本题型:
已知路程(相遇路程、追及路程)、时间(相遇时间、追及时间)、速度(速度和、速度差)中任意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6、工程问题:
基本公式:
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②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③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基本思路:
①假设工作总量为“1”(和总工作量无关);
②假设一个方便的数为工作总量(一般是它们完成工作总量所用时间的最小公倍数),利用上述三个基本关系,可以简单地表示出工作效率及工作时间.
关键问题:
确定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间的两两对应关系。
27、逻辑推理:
条件分析—假设法:
假设可能情况中的一种成立,然后按照这个假设去判断,如果有与题设条件矛盾的情况,说明该假设情况是不成立的,那么与他的相反情况是成立的。例如,假设a是偶数成立,在判断过程中出现了矛盾,那么a一定是奇数。
条件分析—列表法:
当题设条件比较多,需要多次假设才能完成时,就需要进行列表来辅助分析。列表法就是把题设的条件全部表示在一个长方形表格中,表格的行、列分别表示不同的对象与情况,观察表格内的题设情况,运用逻辑规律进行判断。
条件分析—图表法:
当两个对象之间只有两种关系时,就可用连线表示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有连线则表示“是,有”等肯定的状态,没有连线则表示否定的状态。例如A和B两人之间有认识或不认识两种状态,有连线表示认识,没有表示不认识。
逻辑计算:
在推理的过程中除了要进行条件分析的推理之外,还要进行相应的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为推理提供一个新的判断筛选条件。
简单归纳与推理:
根据题目提供的特征和数据,分析其中存在的规律和方法,并从特殊情况推广到一般情况,并递推出相关的关系式,从而得到问题的解决。
28、几何面积:
基本思路:
在一些面积的计算上,不能直接运用公式的情况下,一般需要对图形进行割补,平移、旋转、翻折、分解、变形、重叠等,使不规则的图形变为规则的图形进行计算;另外需要掌握和记忆一些常规的面积规律。
常用方法:
1.连辅助线方法
2.利用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大胆假设(有些点的设置题目中说的是任意点,解题时可把任意点设置在特殊位置上)。
4.利用特殊规律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已知任意一条边都可求出面积。(斜边的平方除以4等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②梯形对角线连线后,两腰部分面积相等。
③圆的面积占外接正方形面积的78.5%。
29时钟问题—快慢表问题:
基本思路:
1、按照行程问题中的思维方法解题;
2、不同的表当成速度不同的运动物体;
3、路程的单位是分格(表一周为60分格);
4、时间是标准表所经过的时间;
5、合理利用行程问题中的比例关系;
30、时钟问题—钟面追及:
基本思路:
封闭曲线上的追及问题。
关键问题:
①确定分针与时针的初始位置;
②确定分针与时针的路程差;
基本方法:
①分格方法:
时钟的钟面圆周被均匀分成60小格,每小格我们称为1分格。分针每小时走60分格,即一周;而时针只走5分格,故分针每分钟走1分格,时针每分钟走1/12分格。
②度数方法:
从角度观点看,钟面圆周一周是360°,分针每分钟转 360/60度,即6°,时针每分钟转360/12X60度,即1/2度。
31、浓度与配比:
经验总结:
在配比的过程中存在这样的一个反比例关系,进行混合的两种溶液的重量和他们浓度的变化成反比。
溶质:溶解在其它物质里的物质(例如糖、盐、酒精等)叫溶质。
溶剂: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例如水、汽油等)叫溶剂。
溶液:溶质和溶剂混合成的液体(例如盐水、糖水等)叫溶液。
基本公式:
溶液重量=溶质重量+溶剂重量;
溶质重量=溶液重量×浓度;
浓度= 溶质/溶液×100%=溶质/(溶剂+溶质)×100%
经验总结:
在配比的过程中存在这样的一个反比例关系,进行混合的两种溶液的重量和他们浓度的变化成反比。
32、经济问题:
利润的百分数=(卖价-成本)÷成本×100%;
卖价=成本×(1+利润的百分数);
成本=卖价÷(1+利润的百分数);
商品的定价按照期望的利润来确定;
定价=成本×(1+期望利润的百分数);
本金:储蓄的金额;
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
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1+增值税税率);
33、不定方程:
一次不定方程:
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个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由于它的解不唯一,所以也叫做二元一次不定方程;
常规方法:
观察法、试验法、枚举法;
多元不定方程:
含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叫三元一次方程,它的解也不唯一;
多元不定方程解法:
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个未知数的值,或者消去一个未知数,这样就把三元一次方程变成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按照二元一次不定方程解即可;
涉及知识点:
列方程、数的整除、大小比较;
解不定方程的步骤:
1、列方程;2、消元;3、写出表达式;4、确定范围;5、确定特征;6、确定答案;
技巧总结:
A、写出表达式的技巧:用特征不明显的未知数表示特征明显的未知数,同时考虑用范围小的未知数表示范围大的未知数;
B、消元技巧:消掉范围大的未知数;
34、循环小数:
把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化成分数的规则:
①纯循环小数小数部分化成分数:将一个循环节的数字组成的数作为分子,分母的各位都是9,9的个数与循环节的位数相同,最后能约分的再约分。
②混循环小数小数部分化成分数:分子是第二个循环节以前的小数部分的数字组成的数与不循环部分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分母的头几位数字是9,9的个数与一个循环节的位数相同,末几位是0,0的个数与不循环部分的位数相同。
分数转化成循环小数的判断方法:
①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既含有质因数2和5,又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那么这个分数化成的小数必定是混循环小数。
②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只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那么这个分数化成的小数必定是纯循环小数。
本文内容综合来源网络,云心教育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云心教育致力为各位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厦门厦门教育厦门资讯和学习资源,小编会及时更新相关厦门资讯。如果您想要找培训机构、找辅导老师、找学习课程、找厦门教育资源,就上云心教育搜索! 云心教育兴趣特长类培训,含美术、舞蹈、乐器音乐等;课外辅导机构涵盖小学高中晚自习周末班、寒暑假班等;想学技能考证,我们提供厦门教师资格证公务员学历提升等; 关注云心公众号【yunxinedu】免费领取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资料大礼包哦!
单位换算题是小学数学学习重点之一。孩子对单位换算记忆不够深刻,所以总是混淆运用,绕来绕去会出现计算失误,进率错误等问题。

云心教育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单位换算大全来啦,还有记忆窍门,就算是小马虎也能一目了然,熟记于心。记得多摘抄、常背诵哦!
口诀

大化小,往右移,进率有几个“0”,就移几位。
小化大,往左移,进率有几个“0”,就移几位。


长度单位

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最常见的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感性认识
指甲厚一毫米,指甲长一厘米,手掌宽一分米,张开手臂长一米。

换算公式
1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
1分米(dm)=10厘米(cm)=100毫米(mm)
1厘米(cm)=10毫米(mm)

熟记口诀
米、米、米,是老大,分米分米是老二,
厘米厘米是老三,毫米毫米是老四。
米就要比分米大,大多少?是十倍;
分米要比厘米大,大多少,也十倍;
厘米要比毫米大,大多少,还十倍。

手掌记忆进率
伸出一只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拇指依次表示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毫米、厘米、分米、米指缝相等,想象一下只能夹一个蛋,代表进率是10。而拇指和食指空隙较大,想象一下能夹三个蛋,代表进率是1000。


时间单位

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世纪:计算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个世纪。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大月:指阳历(公历)有三十一天的月份,公历每年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这七个月为大月,均三十一天。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小月:指阳历一个月三十天或农历一个月二十九天的月份。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阳历或阴历中无闰日的年,或阴阳历中无闰月的年。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闰年:阳历或阴历中有闰日的年,或阴阳历中有闰月的年。

1日=24小时 1时=60分

日: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的时间单位,等于86400s。
分:时间的辅助单位。

1分=60秒 1时=3600秒

秒:时间的基本单位。


人民币单位

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单位之间是十进制关系。
人民币货币符号是“¥”。

换算公式
角:一元钱的十分之一。
分:一元钱的百分之一。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游戏
示例:我有1元钱要换成成角的。1角、2角、5角都行,让孩子用各种不同方案换零钱。
创设情景,联系生活实际,让孩子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推理、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全面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重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吨=1000 000克

吨:吨是重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计算船只容积的单位,一吨等于2.83立方米(合100立方英尺)。

1千克=1000克 500克=1斤

千克:克,(符号kg或㎏)为国际单位制中量度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一千克的定义就是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几乎与一升的水等重。

1千克=1公斤 1公斤=2斤

公斤,或称千克,(符号kg或㎏)为国际单位制中量度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


面积单位

正方形面积等于边长 x 边长,所以平方毫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常用的单位有: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用字母可以表示为(km²,m²,dm²,cm²,㎜²)。

换算公式
1公顷=10000平方米(m²)
1平方米(m²)=100平方分米(dm²)
定义为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1平方分米(dm²)=100平方厘米(cm²)
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平方厘米(cm²)=100平方毫米(㎜²)
定义为边长为1毫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体(容)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
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换算公式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棱长是1毫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毫米
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练习
单位换算练习题(一)

0.15千克=( )克
3.001吨=( )吨( )千克
3.7平方分米=( )平方毫米
5.80元=( )元( )角
( )分米=1.5米
( )吨( )千克=4.08吨
510米=( )千米
5米16厘米=( )米
5千克700克=( )千克
0.95米=( )厘米
4700米=( )千米
3650克=( )千克
40.06吨=( )千克
1.4平方米=( )分米
360平方米=( )公顷
7.05米=( )米( )厘米
5.45千克=( )千克( )克
3千米50米=( )千米
( )时=30分
3千克500克=( )千克
( )时=2时45分
2.78吨=( )吨( )千克
0.25时=( )分
504厘米=( )米
4.2米=( )米( )厘米
10米7分米=( )米
0.06平方千米=( )公顷
9千克750克=( )千克
8.04吨=( )吨( )千克
6.24平方米=( )平方分米
2050m=( )km( )m
4.6吨=( )千克
( )㎡=750d㎡=( )c㎡
4650m=( )km
52公顷=( )平方米
3m³( )dm³=( )cm³
6.3kg=( )g
2.4元=( )时( )分
6.05吨=( )千克
1050克=( )千克( )克
2.15小时=( )小时( )分
90秒=( )分

单位换算练习题(二)

230平方分米=( )平方米
3.5平方千米=( )公顷
3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60毫米=(    )厘米
2吨=(    )千克
8米=(    )分米
5000克=(    )千克
3千克=(    )克
7千米=(    )米
400厘米=(    )米
6000千克=(    )吨
3吨500千克=(    )千克
3600千米=(   )千米(  )米
1吨-320千克=(    )千克
7008千克=(   )吨(   )千克
4米7厘米=(   )厘米
1米-54厘米=(   )厘米
830克+170克=(  )克=( )千克
4.05立方分米=( )毫升
1.5时=( )分
1450毫升=( )升( )毫升
3.9升=( )毫升
1.25小时=( )小时( )分
8时40分=( )时
7040千克=( )吨( )千克
6km40m=( )km
3元5角=( )元
2.5公顷=( )平方米
8.05m³=( )dm³
3.06m³=( ) m³ ( ) dm³
3时15分=( )时
285秒=( )分
12吨60千克=( )吨
680mL=( )L
282 mL =( )cm³
0.04m=( )cm=( )mm
3250米=( )千米( )米
2 m³ 30 dm³ =( )m³
2.25时=( )时( )分

单位换算练习题(三)

在(  )内填合适的单位名称
1.大树高17(    ).
2.一只小猫重2(    ).
3.火车每小时行78(    ).
4.一辆坦克重6(    ).
5.钥匙长60(    ).
6.一个梨重320(    ).
7.小华身高130(    ).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内.
1.1小袋水饺粉重5(    ).
①克  ②千克  ③吨
2.数学课本的宽是145(    ).
①毫米  ②厘米  ③分米
3.黄河牌汽车的载重量是7(    ).
①克  ②千克  ③吨
4.武汉长江大桥比南京长江大桥短5102(   ).
①分米  ②米  ③千米
5.一个鸡蛋约重70(    ).
①吨  ②千克  ③克
6.一支钢笔长14(    ).
①分米  ②厘米  ③毫米
7.4千克○4千米.( )
①=  ②<  ③不能比较
8.两层楼之间有22个台阶,每个台阶的高度是15厘米,从一楼到四楼升高了(    ).
①1320米  ②990厘米  ③1320厘米 
本文内容综合来源网络,云心教育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云心教育致力为各位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厦门厦门教育厦门资讯和学习资源,小编会及时更新相关厦门资讯。如果您想要找培训机构、找辅导老师、找学习课程、找厦门教育资源,就上云心教育搜索! 云心教育兴趣特长类培训,含美术、舞蹈、乐器音乐等;课外辅导机构涵盖小学高中晚自习周末班、寒暑假班等;想学技能考证,我们提供厦门教师资格证公务员学历提升等; 关注云心公众号【yunxinedu】免费领取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资料大礼包哦!
恩格斯说:“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 孩子的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犯错和不断纠错的过程。如果能把数学学习中所有的错题都集中在一起,引导学生反思,分析出错的原因,再经过系统、全面地分析、诊断,就能大面积地提高全班学生的正确率,把错误率降到最低。这就是建立“数学错题集”对于教学的益处。到底如何整理错题集,跟随云心教育小编来学习一下吧!


一,什么是数学错题集

数学错题集”是指学生在平时作业及形成性练习中出现的各类错题的系统汇总。准备一本数学错题集,就是为自己建立一个错误档案。具体来说,是让学生准备一本较厚的笔记本,把日常数学练习和测试中做错的题目抄下来,或者裁剪、粘贴在错题本上。通过对错题收集、整理、反思和合理利用,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能力。


二,为什么要建立错题集

① 从实处入手,避免反复出错

练习和测验是检验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方式,很多老师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许多上课讲过了、平时练过甚至考试考过的题目,仍然有学生做错,这常常让老师很恼火,让学生很遗憾。

分析原因时,我们一般会归咎为上课不专心,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知识点学习存在漏洞。可反复讲练效果不佳,深层原因还有一点:学生对错题价值的认识不够。对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错题,往往只是简单订正,没有深入分析原因。个别孩子在没有老师的监督下,甚至会偷懒,半问半抄完成订正,这为再次发生错误提供了更大可能性。

② 从细处收集,便于知识整理

学生做错题,老师都会要求及时订正,直接写在作业本上,为什么还要专门建立错题集呢?

订正在作业本、练习册或者试卷上,比较分散。对于想要巩固的孩子,由于难以查找,不便整理,如果换了作业本,更是无从检查。等到时间长了,记忆就淡了。复习的时候没有了依据,只好全面撒网,导致复习没有针对性,效率大大降低。

在建立数学错题集的基础上进行复习,孩子把在各个单元中出现的错误都按本来面目集中到错题集上,学生有数、老师也有数,师生复习都有准确的依据。这样学生就可以减轻负担,提高效率。

③ 从长久出发,积累教学资源

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错题集更是宝贵的财富。同一年龄层次的孩子在认知上都存在很多相同的障碍,这导致,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每一届学生在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时,出现的错误都惊人的相似。

如果老师对孩子所出现的这些错误只做到及时订正,而缺乏搜集、分析和利用,这些错误就会年复一年地延续,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相反,如果老师做教学的“有心人”,注意建立错题集,于是无论教师或学生,都有了前车之鉴,在学习的道路上就可以少走弯路。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收集错题集,对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是很有必要的。致力于学生的错题收集、分类及错因分析,并探寻相应的实施策略运用于平时的教学中,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达到“减负增效”。

三,怎样建立错题集

① 哪些错题需要整理

错题经常有,形式也五花八门,怎样的错题是需要整理的?通常而言,需要孩子自己整理的内容有三类:

一是平时作业和考试中因为确实不会做而出错的题目。这可能是由于对某些知识点没有学懂,或者概念模糊半懂不懂,还包括难度较高的,要求学生思维水平较高的题。这是整理的重点,也是复习时要用的难点;

二是在练习中由于粗心、审题不清造成的错误。如抄错题、计算错误、遗漏错误,这类题看似容易,却恰恰是学生反复出错的来源,不能忽视;

三是在整理了前两点,学生养成记录错题的习惯后,可以补充的内容。即自己平时补充练习中发现的有挑战性的难题、典型题、易错题。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以指导他们针对这类题变换条件、自己编题。

② 怎样记录错题

准备一个专门的记录本。每天拿到老师批改好的作业本后,翻阅当天的错误,将其摘录在本子上。单元测试和其他检测后也及时抄录。回家后,如果自己有补充其它练习,再补录剩下的错题。为了节省时间,也可以把题目直接裁剪或者是复印后粘到错题本上。摘抄后,再反思错误原因,记录下完整的解题思路及答案。

③ 怎样保证实施

这样集中摘抄错题,无疑给有错题的学生增加了负担,尤其是学习差的学生。他们基础差,练习中错题自然多,摘抄错题要花的时间也比别人多,思想上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因此,可以制定严格的执行计划:每天收作业时,由各组的数学小组长检查签字。有个别懒惰的学生,收集的时候故意“遗漏”几题。针对这种现象,让小组长在检查摘抄的时候,查兑错题来源。经过一段时间后,这部分学生逐渐打消了侥幸不做的心理,形成习惯。

为提高学生的整理兴趣,可以每月举行一次错题集评比,按照星级评选不同级别的错题集,在全班展示交流。学生在评比中热情高涨,对于错题集的整理更加精细。

④ 怎样分析错题

1.标注存在的错。在做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可以用三角形、五角星等不同图形把由于粗心、知识点不懂、容易混淆等不同原因出错的题区分标注。

2. 掌握正确的方法。分析错因后,把正确的解题方法,写在错题旁边。不仅是答案,还应包括解题思路。即关键点、用哪些公式、具体步骤。

3. 反思提高。要通过对这一错题的订正,掌握解决这类错题的方法。甚至还可以将错题改编,在同类型的练习中巩固解题方法。


怎么运用错题集

① 定期翻阅,自查纠错

错题记在本子上不看,那只是废纸一张,经常浏览,才能变“废”为“宝”。尽量少布置机械的练习题,增加复习整理和实践题,翻阅“错题集”是孩子每周末必做的功课。翻阅的过程,就是让曾经犯过的错误在大脑中再一次被“否定”,从而避免再犯。考试前再次翻阅,就又一次加深印象。

② 同学互阅,借鉴防错

错题集就是一本写满经验教训的指导书,我们获得教训的方式,可以是直接经验,也可以是间接经验。试着在中午课间阅读时间,组织学生分组,互相交换阅读错题集、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

③ 竞赛出题,提高兴趣

在考试前组织小组竞赛,让学生以对手赛的形式从对方的错题集上出题目测试。对于自己做过的题目,学生熟悉又兴趣。对于曾经出错的地方,学生会特别小心。答对加分、答错扣分,小组累计算分。在这样的竞赛中,学生巩固了知识,纠正了错误。

④ 分类训练,全面整理

学生出错的地方,就是学习的难点所在。老师在查阅学生错题的过程中,可判断不同学生的差异,也可分析全班学生存在的问题。发现规律,抓住重点,就能有针对性地复习补救。据此设计了各个单元的复习题,让学生再次巩固练习、订正,检验学生纠错的效果。做到有目的,有重点地高效复习。
本文内容综合来源网络,云心教育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云心教育致力为各位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厦门厦门教育厦门资讯和学习资源,小编会及时更新相关厦门资讯。如果您想要找培训机构、找辅导老师、找学习课程、找厦门教育资源,就上云心教育搜索! 云心教育兴趣特长类培训,含美术、舞蹈、乐器音乐等;课外辅导机构涵盖小学高中晚自习周末班、寒暑假班等;想学技能考证,我们提供厦门教师资格证公务员学历提升等; 关注云心公众号【yunxinedu】免费领取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资料大礼包哦!
小学奥数题解题思路小学数学奥数题解题技巧。奥数的学习方法有很多,并且,孩子的学习习惯,老师教授的解题方法,家长在课后的知道都对孩子奥数学习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作为家长,应如何指导孩子学习奥数呢?云心教育小学家教班老师总结了以下几点:

 1、对照法

  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照法。

  这个方法的思维意义就在于,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牢固记忆、准确辨识。

  例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则这三个自然数从小到大分别是多少?

  对照自然数的概念和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和的平均数就是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那个数。

  例2:判断题:能被2除尽的数一定是偶数。

  这里要对照“除尽”和“偶数”这两个数学概念。只有这两个概念全理解了,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2、公式法

  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但一定要让学生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例3:计算59×37+12×59+59

  59×37+12×59+59

  =59×(37+12+1)…………运用乘法分配律

  =59×50…………运用加法计算法则

  =(60-1)×50…………运用数的组成规则

  =60×50-1×50…………运用乘法分配律

  =3000-50…………运用乘法计算法则

  =2950…………运用减法计算法则

  3、比较法

  通过对比数学条件及问题的异同点,研究产生异同点的原因,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叫比较法。

  比较法要注意:

  (1)找相同点必找相异点,找相异点必找相同点,不可或缺,也就是说,比较要完整。

  (2)找联系与区别,这是比较的实质。

  (3)必须在同一种关系下(同一种标准)进行比较,这是“比较”的基本条件。

  (4)要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尽量少用“穷举法”进行比较,那样会使重点不突出。

  (5)因为数学的严密性,决定了比较必须要精细,往往一个字,一个符号就决定了比较结论的对或错。

  例4:填空:0.75的最高位是( ),这个数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十分位的数4与十位上的数4相比,它们的( )相同,( )不同,前者比后者小了( )。

  这道题的意图就是要对“一个数的最高位和小数部分的最高位的区别”,还有“数位和数值”的区别等。

  例5:六年级同学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5棵,则剩下75棵树没有种;如果每人种7棵,则缺少15棵树苗。六年级有多少学生?

  这是两种方案的比较。相同点是:六年级人数不变;相异点是:两种方案中的条件不一样。

  找联系:每人种树棵数变化了,种树的总棵数也发生了变化。

  找解决思路(方法):每人多种7-5=2(棵),那么,全班就多种了75+15=90(棵),全班人数为90÷2=45(人)。

  4、分类法

  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叫做分类法。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依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将它们合为较大的类,又依据差异点将较大的类再分为较小的类。

  分类即要注意大类与小类之间的不同层次,又要做到大类之中的各小类不重复、不遗漏、不交叉。

  例6: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来分,可分成几类?

  答:可分为三类: (1)只有一个约数的数,它是一个单位数,只有一个数1;(2)有两个约数的,也叫质数,有无数个;(3)有三个约数的,也叫合数,也有无数个。

  5、分析法

  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要素,并对这些部分或要素进行研究、推导的一种思维方法叫做分析法。

  依据:总体都是由部分构成的。

  思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解决总体,先把整体的各部分或要素割裂开来,再分别对照要求,从而理顺解决问题的思路。

  也就是从求解的问题出发,正确选择所需要的两个条件,依次推导,一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止,这种解题模式是“由果溯因”。分析法也叫逆推法。常用“枝形图”进行图解思路。

  例7:玩具厂计划每天生产200件玩具,已经生产了6天,共生产1260件。问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

  思路:要求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必须知道: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和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已知,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题中没有告诉, 还得求出来。要求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玩具,必须知道:实际生产多少天,和实际生产多少件,这两个条件题中都已知。

  6、综合法

  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或各个要素联结起来,并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推导和一种思维方法叫做综合法。

  用综合法解数学题时,通常把各个题知看作是部分(或要素),经过对各部分(或要素)相互之间内在联系一层层分析,逐步推导到题目要求,所以,综合法的解题模式是执因导果,也叫顺推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知条件较少,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数学题。

  例8:两个质数,它们的差是小于30的合数,它们的和即是11的倍数又是小于50的偶数。写出适合上面条件的各组数。

  思路:11的倍数同时小于50的偶数有22和44两个数都是质数,而和是偶数,显然这两个质数中没有2。

  和是22的两个质数有:3和19,5和17。它们的差都是小于30的合数吗?

  和是44的两个质数有:3和41,7和37,13和31。它们的差是小于30的合数吗?

  这就是综合法的思路。

  7、方程法

  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字母的表达式(等式)。列方程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解方程是一个演绎推导的过程。方程法最大的特点是把未知 数等同于已知数看待,参与列式、运算,克服了算术法必须避开求知数来列式的不足。有利于由已知向未知的转化,从而提高了解题的效率和正确率。

  例9:一个数扩大3倍后再增加100,然后缩小2倍后再减去36,得50。求这个数。

  例10:一桶油,第一次用去40%,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10千克,还剩余6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这两题用方程解就比较容易。

  8、参数法

  用只参与列式、运算而不需要解出的字母或数表示有关数量,并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的一种方法叫做参数法。参数又叫辅助未知数,也称中间变量。参数法是方程法延伸、拓展的产物。

  例11:汽车爬山,上山时平均每小时行15千米,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驶10千米,问汽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上下山的平均速度不能用上下山的速度和除以2。而应该用上下山的路程÷2。

  例12: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4天完成,乙单独做要5天完成。两人合做要多少天完成?

  其实,把总工作量看作“1”,这个“1”就是参数,如果把总工作量看作“2、3、4……”都可以,只不过看作“1”运算最方便。

  9、排除法

  排除对立的结果叫做排除法。

  排除法的逻辑原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在有正确与错误的多种结果中,一切错误的结果都排除了,剩余的只能是正确的结果。这种方法也叫淘汰法、筛选法或反证法。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思维方法。

  例13:为什么说除2外,所有质数都是奇数?

  这就要用反证法:比2大的所有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假设:比2大的质数有偶数,那么,这个偶数一定能被2整除,也就是说它一定有约数2。一个数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约数2),这个数一定是合数而不是质数。这和原来假定是质数对立(矛盾)。所以,原来假设错误。

  例14:判断题:(1)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相交。(错)

  (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同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变。(错)

  10、特例法

  对于涉及一般性结论的题目,通过取特殊值或画特殊图或定特殊位置等特例来解题的方法叫做特例法。特例法的逻辑原理是:事物的一般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例15: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 )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

  可以取小圆半径为1,那么大圆半径就是2。计算一下,就能得出正确结果。

  例16: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吗?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a,面积为s。那么,s:a=a(比值不定)

  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

  11、化归法

  通过某种转化过程,把问题归结到一类典型问题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化归法

  化归是知识迁移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展、深化认知的首要步骤。化归法的逻辑原理是,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化归法是一种常用的辩证思维方法。

  例17:某制药厂生产一批防“非典”药,原计划25人14天完成,由于急需,要提前4天完成,需要增加多少人?

  这就需要在考虑问题时,把“总工作日”化归为“总工作量”。

  例18:超市运来马铃薯、西红柿、豇豆三种蔬菜,马铃薯占25%,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是4:5,已知豇豆比马铃薯多36千克,超市运来西红柿多少千克?

  需要把“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4:5”化归为“各占总重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把比例应用题化归为分数应用题。

  (声明:本文来源于小学家长联盟作者撰写,解释权归文章作者所有。)

云心教育致力为各位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厦门厦门教育厦门资讯和学习资源,小编会及时更新相关厦门资讯。如果您想要找培训机构、找辅导老师、找学习课程、找厦门教育资源,就上云心教育搜索! 云心教育兴趣特长类培训,含美术、舞蹈、乐器音乐等;课外辅导机构涵盖小学高中晚自习周末班、寒暑假班等;想学技能考证,我们提供厦门教师资格证公务员学历提升等; 关注云心公众号【yunxinedu】免费领取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资料大礼包哦!
小学数学1—6年级上下册知识点,一张表就能看明白
小学数学1——6年级上下册知识点,一张表就能看明白。


一年级上
第一单元:数一数(能数清物体个数,并能做到图数结合)比一比(能够比较物体的多少)
第三单元:1—5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数、读、写1—5,1—5的基数与序数;比较来两个数的大小;加法的含义及算式的读法;减法法的含义及减法算式的读法;0的意义、读、写,有关0的加减运算)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7的认识、加减法、看图列式;8、9的认识、加减法;10的认识、加减法;加减混合运算)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钟面、时针、分针的认识;认识整点与几点半;用两种方法表示整点和几点半。)
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凑十法计算;渗透加法交换律思想)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二单元:位置(上下前后的认识;认识方位“左右”建立左右的标准;认识左右的相对性)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由立体图形的表面,抽象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一年级下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想加做减、破十;20以内退位减法表;20以内退位算式与数的比较大小)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组成;数的顺序及其比较大小;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的认识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关系:简单的计算)
第六单元: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第七单元:找规律(图形数的规律变幻的发现)
第八单元:总复习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体会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平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按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用途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二年级上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用参照物度量物体的长度;用直尺度量物体的长度;画规定长度的线段)
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 (不进位加、进位加、不退位减、退位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钟面、时针、分针的深入认识;正确地使用时间的变换)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角,角的各部分名称;画角的方法;认识直角;用三角形中的直角来测量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培养一种观察的能力)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二年级下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乘法口诀求商)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除法竖式的书写形式及各部分的名称;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名称;运用用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第八单元:克与千克(认识克与千克、能够活用两者之间的转换、运用并解决实际问题)
第十单元:总复习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锐角和钝角、平移和旋转)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填写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体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并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
三年级上
第一单元:时、分、秒(秒的认识;时间的认识)
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笔算几百几十数加计百几十数;口算、笔算几百几十数件几百几十数)
第三单元: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
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万以内的减法;加减法的验算)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总复习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估计)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三年级下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第六单元:年月日(年月日的认识;24时计时法)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小数;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用确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它三个方向)
第五单元: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简单的数据分析;平均数)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根据方位的知识设计校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上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笔算除法;除数接近整十数,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直线、射线和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画角)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第八单元:总复习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沏茶问题;等候问题;田忌赛马)

四年级下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乘除运算归纳同级的运算顺序;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归纳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加法运用定律;乘法运用定律;简便计算)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生活中的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竖式计算小数加法和减法,小数点对齐的算理;结小数加减法计算的一般方法,并进行验算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
第十单元:总复习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绘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第五单元: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角形的内角和;图形的拼组)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鸡兔同笼

五年级上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用(用字母表示数;方程的意义;解方程;稍复杂的方程)
第八单元:总复习
第二单元:位置(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的面积;组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
第四单元:可能性(通过生活事例,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通过操作,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五年级下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面积;体积和体积单位;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容积和容积单位)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5、9件物品中找次品)

六年级上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倒数的认识)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第四单元:比(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应用)
第六单元: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第五单元:圆(认识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扇形统计图,会对三形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与描述)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

六年级下
第一单元:负数(感悟正负数是表示两个相反的数;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认识数轴,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借助数轴比较正负数得大小)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折扣、成数、税率、利率)
第四单元:比例(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成正比例的量;成反比例的量;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用比例解决问题)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认识;圆锥的体积)
第四单元:自行车里的数学(根据周长知识、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



云心教育致力为各位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厦门厦门教育厦门资讯和学习资源,小编会及时更新相关厦门资讯。如果您想要找培训机构、找辅导老师、找学习课程、找厦门教育资源,就上云心教育搜索! 云心教育兴趣特长类培训,含美术、舞蹈、乐器音乐等;课外辅导机构涵盖小学高中晚自习周末班、寒暑假班等;想学技能考证,我们提供厦门教师资格证公务员学历提升等; 关注云心公众号【yunxinedu】免费领取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资料大礼包哦!
小学数学常考题分析归纳,孩子学习用得上
下面是小学数学常考题分析归纳,希望孩子学习用得上!


1、和差问题 已知两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
例:已知两数和是10,差是2,求这两个数。

【口诀】
和加上差,越加越大;除以2,便是大的;和减去差,越减越小;除以2,便是小的。

按口诀,则大数=(10+2)/2=6,小数=(10-2)/2=4

2、差比问题 例:甲数比乙数大12且甲:乙=7:4,求两数。

【口诀】
我的比你多,倍数是因果。
分子实际差,分母倍数差。
商是一倍的,乘以各自的倍数,两数便可求得。
先求一倍的量,12/(7-4)=4,
所以甲数为:4X7=28,乙数为:4X4=16。

3、年龄问题 例1:小军今年8 岁,爸爸今年34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军的3倍?

【口诀】
岁差不会变,同时相加减。
岁数一改变,倍数也改变。
抓住这三点,一切都简单。

分析:岁差不会变,今年的岁数差点34-8=26,到几年后仍然不会变。

已知差及倍数,转化为差比问题。

26/(3-1)=13,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13X3=39岁,小军的年龄是13X1=13岁,所以应该是5年后。

例2:姐姐今年13岁,弟弟今年9岁,当姐弟俩岁数的和是40岁时,两人各应该是多少岁?

分析:岁差不会变,今年的岁数差13-9=4几年后也不会改变。

几年后岁数和是40,岁数差是4,转化为和差问题。
则几年后,姐姐的岁数:(40+4)/2=22,弟弟的岁数:(40-4)/2=18,所以答案是9年后。

4、和比问题 已知整体,求部分。
例:甲乙丙三数和为27,甲:乙:丙=2:3:4,求甲乙丙三数。

【口诀】
家要众人合,分家有原则。
分母比数和,分子自己的。
和乘以比例,就是该得的。

分母比数和,即分母为:2+3+4=9;
分子自己的,则甲乙丙三数占和的比例分别为2/9,3/9,4/9。

和乘以比例,则甲为27X2/9=6,乙为27X3/9=9,丙为27X4/9=12

5、鸡兔同笼问题
例:鸡免同笼,有头36 ,有脚120,求鸡兔数。

【口诀】
假设全是鸡,假设全是兔。
多了几只脚,少了几只足?
除以脚的差,便是鸡兔数。

求兔时,假设全是鸡,则免子数=(120-36X2)/(4-2)=24

求鸡时,假设全是兔,则鸡数 =(4X36-120)/(4-2)=12

6、 路程问题
【口诀】
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过。
除以速度和,就把时间得。

(1)相遇问题
例:甲乙两人从相距12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0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多少时间相遇?

相遇那一刻,路程全走过,即甲乙走过的路程和恰好是两地的距离120千米。

除以速度和,就把时间得,即甲乙两人的总速度为两人的速度之和40+20=60(千米/小时),所以相遇的时间就为120/60=2(小时)

(2)追及问题
例:姐弟二人从家里去镇上,姐姐步行速度为3千米/小时,先走2小时后,弟弟骑自行车出发速度6千米/小时,几时追上?

【口诀】
慢鸟要先飞,快的随后追。
先走的路程,除以速度差,时间就求对。
先走的路程:3X2=6(千米)
速度的差:6-3=3(千米/小时)
追上的时间:6/3=2(小时)

7、 浓度问题

(1)加水稀释
例:有20千克浓度为15%的糖水,加水多少千克后,浓度变为10%?

【口诀】
加水先求糖,糖完求糖水。
糖水减糖水,便是加水量。

加水先求糖,原来含糖为:20X15%=3(千克)
糖完求糖水,含3千克糖在10%浓度下应有多少糖水,3/10%=30(千克)

糖水减糖水,后的糖水量减去原来的糖水量,30-20=10(千克)

(2)加糖浓化
例:有20千克浓度为15%的糖水,加糖多少千克后,浓度变为20%?

【口诀】
加糖先求水,水完求糖水。
糖水减糖水,求出便解题。

加糖先求水,原来含水为:20X(1-15%)=17(千克)

水完求糖水,含17千克水在20%浓度下应有多少糖水,17/(1-20%)=21.25(千克)

糖水减糖水,后的糖水量再减去原来的糖水量,21.25-20=1.25(千克)

8、工程问题
例:一项工程,甲单独做4天完成,乙单独做6天完成。甲乙同时做2天后,由乙单独做,几天完成?

【口诀】
工程总量设为1,1除以时间就是工作效率。
单独做时工作效率是自己的,一齐做时工作效率是众人的效率和。

1减去已经做的便是没有做的,没有做的除以工作效率就是结果。

[1-(1/6+1/4)X2]/(1/6)=1(天)

9、植树问题
【口诀】
植树多少棵,要问路如何?
直的减去1,圆的是结果。

例1:在一条长为120米的马路上植树,间距为4米,植树多少棵?
路是直的,则植树为120/4-1=29(棵)。

例2:在一条长为120米的圆形花坛边植树,间距为4米,植树多少棵?
路是圆的,则植树为120/4=30(棵)

10、盈亏问题
【口诀】
全盈全亏,大的减去小的;一盈一亏,盈亏加在一起。
除以分配的差,结果就是分配的东西或者是人。

例1:小朋友分桃子,每人10个少9个;每人8个多7个。求有多少小朋友多少桃子?

一盈一亏,则公式为:(9+7)/(10-8)=8(人),相应桃子为8X10-9=71(个)

例2:士兵背子弹。每人45发则多680发;每人50发则多200发,多少士兵多少子弹?

全盈问题,则大的减去小的,即公式为:(680-200)/(50-45)=96(人),相应的子弹为96X50+200=5000(发)。

例3:学生发书。每人10本则差90本;每人8 本则差8本,多少学生多少书?

全亏问题,则大的减去小,即公式为:(90-8)/(10-8)=41(人),相应书为41X10-90=320(本)

11.余数问题
例:时钟现在表示的时间是18点整,分针旋转1990圈后是几点钟?

【口诀】
余数有(N-1)个,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N-1)。
周期性变化时,不要看商,只要看余。

分析:分针旋转一圈是1小时,旋转24圈就是时针转1圈,也就是时针回到原位。1980/24的余数是22,所以相当于分针向前旋转22个圈,分针向前旋转22个圈相当于时针向前走22个小时,时针向前走22小时,也相当于向后24-22=2个小时,即相当于时针向后拔了2小时。即时针相当于是18-2=16(点)

12.牛吃草问题
【口诀】
每牛每天的吃草量假设是份数1,A头B天的吃草量算出是几?M头N天的吃草量又是几?大的减去小的,除以二者对应的天数的差值,结果就是草的生长速率。原有的草量依此反推。

公式:A头B天的吃草量减去B天乘以草的生长速率。未知吃草量的牛分为两个部分:一小部分先吃新草,个数就是草的比率;有的草量除以剩余的牛数就将需要的天数求知。

例:整个牧场上草长得一样密,一样快。27头牛6天可以把草吃完;23头牛9天也可以把草吃完。问21头多少天把草吃完。

每牛每天的吃草量假设是1,则27头牛6天的吃草量是27X6=162,23头牛9天的吃草量是23X9=207;

大的减去小的,207-162=45;二者对应的天数的差值,是9-6=3(天),则草的生长速率是45/3=15(牛/天);

原有的草量依此反推——
公式:A头B天的吃草量减去B天乘以草的生长速率。
原有的草量=27X6-6X15=72(牛/天)。

将未知吃草量的牛分为两个部分:
一小部分先吃新草,个数就是草的比率,这就是说将要求的21头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15头牛吃新生的草;剩下的21-15=6去吃原有的草,
所求的天数为:原有的草量/分配剩下的牛=72/6=12(天)
本文内容综合来源网络,云心教育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云心教育致力为各位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厦门厦门教育厦门资讯和学习资源,小编会及时更新相关厦门资讯。如果您想要找培训机构、找辅导老师、找学习课程、找厦门教育资源,就上云心教育搜索! 云心教育兴趣特长类培训,含美术、舞蹈、乐器音乐等;课外辅导机构涵盖小学高中晚自习周末班、寒暑假班等;想学技能考证,我们提供厦门教师资格证公务员学历提升等; 关注云心公众号【yunxinedu】免费领取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资料大礼包哦!
小学数学常见应用题公式汇总, 附练习及答案
小学数学常见应用题公式汇总, 附练习及答案,随云心教育小编一起来看吧!
一,反向行程问题公式
反向行程问题可以分为“相遇问题”(二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和“相离问题”(两人背向而行)两种。
这两种题,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
(速度和)×相遇(离)时间=相遇(离)路程;
相遇(离)路程÷(速度和)=相遇(离)时间;
相遇(离)路程÷相遇(离)时间=速度和。
二, 相遇问题公式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三, 工程问题公式
(1)一般公式:
工效×工时=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时=工效;
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
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注意:用假设法解工程题,可任意假定工作总量为2、3、4、5……。特别是假定工作总量为几个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时,分数工程问题可以转化为比较简单的整数工程问题,计算将变得比较简便。)
四, 利润与折扣公式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六,简易方程知识点
1、用字母表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a
3、x² 读作:x的平方,表示:两个x相乘。
2x表示:两个x相加,或者是2乘x。
4、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②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③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把下面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单产量=(总产量)÷(数量)
数量=(总产量)÷(单价 )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大数-小数=相差数
大数-相差数=小数
小数+相差数=大数
一倍量×倍数=几倍量
几倍量÷倍数=一倍量
几倍量÷一倍量=倍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1、书架上的故事书比连环画少15本,书架上有杂志8本,有故事书32本。连环画有多少本?故事书和连环画一共有多少本?
2、小明的妈妈买回来一根16米长的绳子,截去一些做跳绳,还剩6米,做跳绳用去多少米?
3、二年级的男同学有35人,女同学有37人,一共有多少人?其中有50人参加了今年暑假的"红色之旅"活动,有多少人没有参加"红色之旅"活动?
4、停车场上有65辆小汽车,开走了31辆,还剩下多少辆?又开来6辆。现在停车场上有小汽车多少辆?
5、一本应用题练习册,有应用题50道,红红每天做5道,几天做完?
6、学校买了6本科技书和36本故事书,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几倍?
7、书店第一天卖出6箱书,第二天卖出18箱书,第二天卖的是第一天的几倍?两天共卖出几箱?
8、小明家的鸡圈里原来有45只小鸡,妈妈上个星期卖掉了12只,这个星期又卖掉了15只,现在鸡圈里还剩下几只小鸡?
9、二年级一班有5组同学,平均每组有5个,"六一"节有21人参加合唱队。没参加合唱队的有多少人?
10、小华和爸爸、妈妈比赛做计算,小华一分钟算对了6道计算题,爸爸的是小华的4倍,妈妈比爸爸少做对了5道。妈妈一分钟做对多少道?
11、有3个数,每次取2个数相加,和分别是26、23、21。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12、小张今年17岁,小玲今年20岁。当他们岁数和是59时,他们两人各是多少岁?
13、张大娘家养了一些鸡和兔,共有8个头,22条腿,问张大娘养了几只鸡?几只兔?
14、一条河堤长60米,要在河堤的两边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从头到尾一共要种多少棵?
15、在一条长28米小路的一边种树,每隔4米种一棵,两头都要种,一共要种多少棵?
16、工人们修马路,原计划用40个工人,实际用了45个工人。计划要修路90天,实际修了多少天?
17、小华从学校步行回家要20分,骑自行车回家要10分。小华步行每分走45米,他骑自行车每分行多少米?
18、学校买15盒彩色粉笔,每盒50枝,用去10盒。还剩多少枝没有用?
19、海天机械厂第一,二,三车间各生产了6箱零件,每箱120个,一共生产零件多少个?
20、一台织布机一小时织布21米,5小时4台同样的织布机共织布多少米?
21、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每小时行60千米,3小时行了全程的一半。因车上一人生病,剩下的路程要2小时行完。平均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22、刘师傅23天共加工4255个零件,王师傅平均每天比刘师傅多加工18个。王师傅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23、李伯伯家的一头牛,10天吃草50千克。照这样计算,有155千克草够这头牛吃多少天?
24、某筑路队要筑一条长6000米的路,平均每天筑路100米,筑了31天后还剩多少米?
25、水果店有梨48筐,比苹果筐数的3倍还多12筐,求苹果有几筐?
26、买8只足球和12只排球共用去1128元,已知足球每只78元,求每只排球的价钱?
27、用一批纸钉练习本,每本30页,可装钉2000本,如果每本50页,可装钉练习本几本?
28、25千克黄豆可制豆腐100千克, 照这样计算, 用175千克黄豆, 可制多少千克豆腐?
29、 25千克黄豆可制豆腐100千克, 照这样计算, 制700千克豆腐,需要用多少千克黄豆?
30、小华在家做数学题,前3天做了48题,后4天做了57题。平均每天做了多少题?
31、5个人的平均存款为240元,其中3人的平均存款为200元,其余2人平均存款多少元?
32、某车间前3天共生产零件6021个,后4天平均每天生产零件2203个,平均每天生产零件多少个?
33、甲乙两数的比是8:3,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
34、一根占地4平方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木柱,它的体积是多少?
35、把三个棱长相等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100平方厘米。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36、有一种长方体钢材,长2米,横截面是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这根方钢材重多少千克?
37、小敏房间的地面是长方形。长5米、宽3米,铺设了2厘米厚的木地板,至少需要木材多少立方米?
38、8筐苹果比8筐梨重40千克,已知一筐梨重20千克,一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39、解放军进行军事训练,第一天4小时行了58千米,第二天5小时走了73千米,哪一天走得快些?
40、每生产5万双一次性筷子需要1棵大树的木材,每棵树每天可吸收1/10千克二氧化碳。一家饭店一年接待约10万人就餐,如果平均每个客人使用一双一次性筷子,这样每天将少吸收多少千克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
1. 15+32=47 32+47=79
2. 16-6=10
3. 35+37=72 72-50=22
4. 65-31=34 34+6=40
5. 50÷5=10
6. 36÷6=6
7. 18÷6=3 6+18=24
8. 45-12-15=18
9. 5×5-21=4
10. 6×4-5=19
11. (26+23+21)/2=35 35-26=9
35-23=12 35-21=14
12. 两人年龄差不变,为:20-17=3岁
两人59岁时,
小玲:(59+3)÷2=31岁
小张:(59-3)÷2=28岁
13. 假设全部是鸡,22/2=11.应该有11只鸡。但是现在又8个头。多了那三个头就是兔子的个数。所以,3只兔子 5只鸡
14. (60÷5+1)×2=26(棵)
15. 28÷4+1=8
16. 40×90÷45=80(天)
17. 45×20÷10=90(米)
18. (15-10)×50=250
19. 6×3×120=2160
20. 5×4×21=420
21. 60×3=180(千米)
180÷2=90(千米/小时)
22. 4255÷23+18=203
23. 155÷(50÷10)=31
24. 6000-31×100=2900
25. (48-12)÷3=12(筐)
26. (1128-8×78)÷12=42
27. 30×2000÷50=1200
28. 175÷25×100=700
29. 700÷100×25=175
30. (48+57)÷(3+4)=15
31. 5×240=1200元
1200-(3×200)=600元
600÷2=300元
32. 6021+2203×4=14833
14833÷7=2119
33. 3÷8=37.5%
1-37.5%=62.5%
34. 4×3=12立方分米
35. 100÷4=25(平方厘米)
25×6=150(立方厘米)
36. 2米=20分米,5厘米=0.5分米
0.5×0.5×20×7.8=39(千克)
37. 2厘米=0.02米
5×3=15(平方米)
15×0.02=0.3(立方米)
38. 40÷8+20=25
39.第一天:58÷4=14.5(公里每小时)
第二天:73÷5=14.6(公里每小时)
40.10÷5×1/10=1/5(千克)
本文内容综合来源网络,云心教育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云心教育致力为各位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厦门厦门教育厦门资讯和学习资源,小编会及时更新相关厦门资讯。如果您想要找培训机构、找辅导老师、找学习课程、找厦门教育资源,就上云心教育搜索! 云心教育兴趣特长类培训,含美术、舞蹈、乐器音乐等;课外辅导机构涵盖小学高中晚自习周末班、寒暑假班等;想学技能考证,我们提供厦门教师资格证公务员学历提升等; 关注云心公众号【yunxinedu】免费领取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资料大礼包哦!
小学数学1—6年级基础知识整理 ,孩子在家预习复习都能用
下面是云心教育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数学1—6年级基础知识整理 ,希望孩子在家预习复习都能用!

(一到六年级)
小学一年级 初步认识加减法。学会基础加减。
小学二年级 完善加减法,表内乘法,学会应用题,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 学会万以内加减法,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倍数的认知,多位数乘一位数,时间量及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几何图形、分数的初步认识。
小学四年级 亿万数的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两位数的乘数法、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几何图形及条形统计图的了解。
小学五年级 小数乘除法,简易方程运算,图形面积计算,可能性和植树问题了解。
小学六年级 掌握分数乘除法,比和百分数,圆和扇形。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²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²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5、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例:90÷5÷6=90÷(5×6)
6、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7、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1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 k一定)或kx=y
12、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13、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14、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其实,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15、要学会把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数化成小数的化发。
16、最大公约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一次性整除,这个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或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约数。)
17、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8、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9、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数)
20、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用最大公约数)
21、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即能用2进行约分。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即能用5进行约分。在约分时应注意利用。
22、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23、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24、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8、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时间一般以年或月为单位,应与利率的单位相对应)
29、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一年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年利率。一月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
30、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整数,叫做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
31、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3. 141414
32、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不循环小数。
如3. 141592654
33、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如3. 141592654……
34、什么叫代数? 代数就是用字母代替数。
35、什么叫代数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如:3x =ab+c

一般运算规则

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πd=直径 r=半径
周长=直径×π=2×π×半径 C=πd=2πr
面积=半径×半径×π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体积=底面积×高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本文内容综合来源网络,云心教育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云心教育致力为各位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厦门厦门教育厦门资讯和学习资源,小编会及时更新相关厦门资讯。如果您想要找培训机构、找辅导老师、找学习课程、找厦门教育资源,就上云心教育搜索! 云心教育兴趣特长类培训,含美术、舞蹈、乐器音乐等;课外辅导机构涵盖小学高中晚自习周末班、寒暑假班等;想学技能考证,我们提供厦门教师资格证公务员学历提升等; 关注云心公众号【yunxinedu】免费领取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资料大礼包哦!
小学数学1-6年级看图、画图、作图综合训练,收藏吧!
下面是云心教育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数学1-6年级看图、画图、作图综合训练,收藏吧!
本文内容综合来源网络,云心教育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云心教育致力为各位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厦门厦门教育厦门资讯和学习资源,小编会及时更新相关厦门资讯。如果您想要找培训机构、找辅导老师、找学习课程、找厦门教育资源,就上云心教育搜索! 云心教育兴趣特长类培训,含美术、舞蹈、乐器音乐等;课外辅导机构涵盖小学高中晚自习周末班、寒暑假班等;想学技能考证,我们提供厦门教师资格证公务员学历提升等; 关注云心公众号【yunxinedu】免费领取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资料大礼包哦!
180条小学数学基础概念,在家讲给孩子听,让孩子背下来!
下面是云心教育小编给大家带来的180条小学数学基础概念,在家讲给孩子听,让孩子背下来!
整数概念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它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是无限的。
【整数】在小学阶段,整数通常指自然数。
【数字】表示数目的符号叫做数字,通常把数字叫做数码。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数】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和】在加法中两个加数相加得到的数叫做和。
【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被减数】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减数】在减法中,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
【差】在减法中,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差。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因数】在乘法中,相乘的两个数都叫做积的因数。
【积】在乘法中,乘得的结果叫做积。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被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
【商】在除法中,未知的因数叫做商。
【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叫做计数单位。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位】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第一个数位称为个位,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
【有余数除法】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得到整数的商以后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比除数小。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
【第一级运算】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第二级运算】在四则运算中,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整除】两个整数相除,如果用字母表示可以这样说:整数a除以整数b(b不等于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
【约数和倍数】如果数a能被b(b不等于0)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例如,15能被3整除,我们就说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因为0也能被2整除,所以0也是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例如 1、3、5、7......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者素数。例如2、3、5、7、11都是质数。
【素数】素数就是质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例如4、6、8、9、10、12......都是合数。
【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例如:12=3*2*2
【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
【最大公约数】在几个数的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4是8和12的公约数;4是8和12的最大公约数。
【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例如5和7是互质数,8和9也是互质数。
【公倍数】几个数公用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在几个数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例如12,24,36......都是4和6的公倍数,12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
【单价数量总价】每件商品的价钱,我们叫它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了多少钱,叫总价。总价=单价×数量
【速度、时间、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或者每天)行进的路程,我们叫它速度,行进了几小时(或几分钟或几天)我们叫它时间,一共行进多少路,我们叫它路程。路程=速度×时间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字母表示: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字母表示:(a+b)+c=a+(b+c)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字母表示:a×b = 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者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字母表示:(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率。字母表示:(a+b)×c=a×c+b×c
【三、四位数的加法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1)从个位起,用乘数依次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两个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若干倍。
【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乘法的验算方法】用所得的积除以一个因数,如果得到另一个因数,就是乘法做对了。
【除法的验算方法】用除数和商相乘,如果得到被除数,或者用被除数除以商,如果得到除数,就是除法做对了。
【乘法的简便算法】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利用这个规律,有时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改成乘以两个一位数的积,比较简便;有时一个数乘以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计算比较简便。
例如:
6×12×5=6×(12×5) 25×16=25×(4×4)=25×4×4
【除法的简便算法】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利用这个规律,有时一个数连续除以2个一位数,改成除以这2个一位数的积,比较简便;有时一个数除以两位数,改成连续除以2个一位数,比较简便。
例如:
1000÷25÷4=1000÷(25×4) 420÷35=420÷7÷5
【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3)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4)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检验应用题】(1)按照原来的题意,依次检查每一步列式和计算,看是否正确(2)把得数当作已知条件,按照题意倒看一步一步地计算,看结果是不是符合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
【多位数的写法】(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2)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
例如: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写作700300200000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加减法的简便运算】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例如130-46-34=130-80=50
【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同级运算的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不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例如100-7×5=100-35=65
小数概念
【小数】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例如
0.2表示十分之二,0.02表示百分之二。
【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小数加法】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小数减法】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2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小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小数】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起,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做数字“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小数性质的应用】(1)根据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0”,把小数化简。(2)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和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写成小数形式。
分数概念
【分数线】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
【分母】在分数里,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
【分子】在分数里,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分数单位】按照分母数字把单位“1”分成相等份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例如六分之五的分数单位是六分之一。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繁分数】一个分数,如果它的分子含有分数或者分母里含有分数,或者分子和分母里都含有分数,这个分数就叫做繁分数。
【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例如二又五分之一。
【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他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通分】把两个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例如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就需要通分。
【分数加法】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分数合并成一个分数的运算。
【分数减法】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分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例如八分之三和三分之八互为倒数,就是八分之三的倒数是三分之八。
【分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比和比例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和百分比。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利率由银行规定,有按年计算的,也有按月计算的。
【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或者百分之几十。例如三成就是十分之三,改写成百分数就是30% 。
【折扣】“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号】比号用“:”表示,读作比。
【比的前项】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
【比的后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的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比例的外项】组成比例的四个项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
【比例的内项】组成比例的四个项中,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例如 80:2=200:5,其中2和200是内项,80和5是外项。
【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例如:解比例 3:8=15:x 解:3x=15×8 x=40
【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为1的比。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例如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比的比值(速度)保持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百分数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例如百分之九十写成90%
【百分数与小数互化】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例如 0.25=25%,27%=0.27
【百分数与分数互化】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整数比化简的方法】整数比的化简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约数,得到最简比。
【小数比化简的方法】小数比的化简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化成整数比,再把整数化简。
【分数比化简的方法】含有分数的比的化简,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乘比的前项和后项,把分数比化成整数比,再把整数比化简。
几何概念
【线段】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这两点叫做线段的端点。线段AB表示端点是A点和B点的一条线段。
【线段的基本性质】连接两点的所有线中,线段最短,线段的长度可以度量。
【射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不可以度量长度。
【直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没有端点,不可以度量。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线段AB的长度是点A和点B间的距离)。
【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的顶点】组成角的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
【角的边】组成角的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的内部】角可以看作是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射线旋转时经过的平面部分是角的内部。
【平角】射线OA绕着点O旋转,当终止位置OC和起始位置OA成一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为180度。
【周角】射线OA绕着点O旋转,回到起始位置OA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为360度。
【直角】平角的一半叫做直角。直角为90度。
【锐角】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锐角小于90度。
【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做钝角。钝角小于180度,大于90度。
【角的平分线】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三角形】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的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
【三角形的角】三角形中,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角。
【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腰】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在等腰三角形中,除相等的两边外的第三条边叫做底边。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在等腰三角形中,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在等腰三角形中,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的两边叫做直角边,直角所对的边叫做斜边
【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稳定性】例如用三根木棍钉成一个三角形,用力拉这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没有改变。可见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四边形】在平面内,由不在同一条直线的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长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
【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正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本文内容综合来源网络,云心教育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云心教育致力为各位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厦门厦门教育厦门资讯和学习资源,小编会及时更新相关厦门资讯。如果您想要找培训机构、找辅导老师、找学习课程、找厦门教育资源,就上云心教育搜索! 云心教育兴趣特长类培训,含美术、舞蹈、乐器音乐等;课外辅导机构涵盖小学高中晚自习周末班、寒暑假班等;想学技能考证,我们提供厦门教师资格证公务员学历提升等; 关注云心公众号【yunxinedu】免费领取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资料大礼包哦!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易错点汇总,减少孩子作业出错率!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易错点汇总,减少孩子作业出错率,随云心教育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些易错点的盘点汇总,趁着有时间抓紧练习吧!

【易错1】
3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零六 三千万四百零六

【问诊】
分析原因:学生刚接触亿以内的读数,对数位顺表还不是很熟,顾上了万级,却顾不了个级。特别是零出现很多个的情况下,学生就容易写错。
纠错措施:让学生记住数位表,并分级读数。
改正:30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百零六
【易错2】
三个“8”分别表示8个千万、8个十万、8个千的数是(C)。

A.83688000 B.80848400 C.800808000

【问诊】
分析:学生没有分级就从高位开始看起,导致错误。
改正:B
【易错3】
89□0039079≈90亿 □里可以填的数是(9)。

【问诊】
分析原因:学生没有理解题意,可以填的数不是唯一的。
纠错措施:让学生明白省略的尾数是那一部分,最高位是什么,再判断填什么数。
改正:89□0039079≈90亿 □里可以填的数是( 5~9 )。
【易错4】
一个蛋糕长5厘米,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100)厘米,就是(1)米。那么,(10000)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

【问诊】
分析原因:学生对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100厘米,就是1米的意思不理解。
纠错措施:帮助学生理解第二条信息的意思,知道排成一排1米需要20个蛋糕,那么排1千米需要1000个20。
改正:那么,(20000)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
【易错5】
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问诊】
分析原因:学生对角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纠错措施:画两幅图,一幅是从同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另一幅是从两个点引两条射线,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含义。
改正: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易错6】
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问诊】
分析原因:学生把角的概念忘记了,角是由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角,而直线上没有点,也就不存顶点。
纠错措施:让学生回忆角的概念,用概念来判断正误。
改正: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易错7】
160×60=960

【问诊】
分析原因:学生对“因数”中有几个零中“因数”一词的理解不到位,漏数了一个零。
纠错措施:提醒学生要看两个因数中的零,不能漏掉。
改正: 160×60=9600
【易错8】
育才小学有学生2120人,在“抗震救灾”活动中,平均每人捐4元,大约捐了(8480)元。

【问诊】
分析原因:大部分学生没有看到大约,直接进行计算了,有个别学生看到钱,以为要估大,所以就看成了2200人了,估得不准确。
纠错措施:让学生看清楚题意,还有考虑是否要联系实际,再估。
改正:育才小学有学生2120人,在“抗震救灾”活动中,平均每人捐4元,大约捐了(8400元)
【易错9】
判断: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问诊】
分析原因:学生缺少空间想象力,对平面的认识不够,只能认识到一个平面。
纠错措施:用两把尺演示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线的位置,可以发现它们既不平行,也不垂直。
改正: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易错10】

平行四边形:( ④ ⑥ )

【问诊】
分析原因:学了平行四边形,也知道正方形和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可是填写的时候,还是会忘记,可能学生的思维在潜意识里固定了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纠错措施: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进行回顾,并对照着找平行四边形。
改正:平行四边形:( ① ② ④ ⑥ )
【易错11】
梯形的腰一定比高长。(√)

【问诊】
分析原因:个别学生没有想到直角梯形这个特殊的梯形,没有想到腰和高是同一条。这题考的知识点其实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
纠错措施:让学生自己画梯形,画高,看看腰是不是都比高长。
改正:梯形的腰一定比高长。(×)
【易错12】
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因数。(√)

【问诊】
分析原因:学生认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几倍。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1倍数,大部分学生对一倍数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对今后的学习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渗透一倍数这个知识点。
纠错措施:6×1=6.,6和6相等。
改正: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因数。(×)
【易错13】
从一点出发可以画( B )条射线。

A、1 B、2 C、无数条

【问诊】
分析原因:学生错误地认为只有左右两边各一条了。
纠错措施:让学生回忆射线的概念,回忆生活中的什么光线可以近似的看作射线。
改正:从一点出发可以画( C)条射线。
A、1 B、2 C、无数条
【易错14】
一堆煤重75吨,运煤队一次可运20吨,这些煤要运多少次?最后一次运了多少吨?

75÷20=3(次)……15(吨)
答:这些煤要运3次,最后一次运了15吨。

【问诊】
分析原因:有部分学生只关注最后一次运几顿,没有详细思考;有部分学生没理解题意,忽视了“运完”这个词,所以犯错。
纠错措施:分析题意,理解运完需要几次!
改正:75÷20=3(次)……15(吨)
3+1=4(次)
答:这些煤要运4次,最后一次运了15吨。
【易错15】
下图是闹闹家客厅的平面图(单位:分米),如果用边长是4分米的地砖铺地,需要用多少块地砖?

48×32÷4=384(块)



【问诊】
分析原因:学生缺乏生活经验不知道用地砖的面去铺地。
纠错措施:给学生演示铺地砖。
改正:(1)(48÷4)×(32÷4)=96(块)
(2)48×32÷(4×4)=96(块)
【易错16】
6956÷7的商与( C )最接近。

A.100 B.1000 C.950

【问诊】
分析原因:学生没有运用估算的意识来进行计算,而是认为1000不到,就一定是950了。
纠错措施:一让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计算,二检查时可以进行计算。
改正:1、6956÷7的商与( B )最接近。
A.100 B.1000 C.950
【易错17】
五年级有5个班,平均每个班捐了多少本图书?

(90+60+50+50)÷4
=250÷4
=62(本)……2(本)

【问诊】
分析原因:学生忽略了五年级的班级数,只看到4个数相加,就用总数除以数量。
纠错措施:看问题,平均每个班捐了多少,就需要知道有几个班级,而不是仅仅看加起来的数据个数。
改正:(90+60+50+50)÷5
=250÷5
=50本)
【易错18】
一个锅每次只能放两片面包,每片面包第一面要考2分钟,第二面要烤1分钟。小红早点要吃3片面包,至少要等( D )分钟。

A、3 B、4 C、5 D、6

【问诊】
分析原因:大部分学生没有考虑每一次的时间发生了变化,仍旧用3次乘以每次的时间2分钟,所以选择了6分钟。
纠错措施:用图表的方法来展示烤面包的过程,再把每次所花的时间加起来。
改正:1、一个锅每次只能放两片面包,每片面包第一面要考2分钟,第二面要烤1分钟。小红早点要吃3片面包,至少要等( C )分钟。

A、3 B、4 C、5 D、6
【易错19】
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平行四边形。(√)

【问诊】
分析原因:学生脑海里把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想象成两个大小一样的平行四边形。
纠错措施:画图让学生明白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形状也一样。
改正: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平行四边形。(×)
【易错20】
甲数是乙数的18倍,甲数是396,求乙数。

396×18=7128

【问诊】
分析原因:学生把甲数当成了一倍数,所以写成了乘法。
纠错措施:分析题意,让学生明白乙数是一倍数,求乙数,就是把396平均分成18份,求一份数。
改正:396÷18=22
【易错21】
7×8÷8×7=1

【问诊】
分析错因:学生一看到这样的算式,脑海中自然而然地以为56除以56,忘记了这题的计算顺序。
纠错措施:明确计算顺序。
改正:7×8÷8×7=49
【易错22】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C )个锐角。

A.3 B.2 C.1

【问诊】
分析错因:学生没有经过思考,没有考虑到钝角、锐角和平角之间的关系。
纠错措施:让学生明白钝角加钝角的和超过180°,所以一定有两个锐角。
改正: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B )个锐角。
A.3 B.2 C.1
本文内容综合来源网络,云心教育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云心教育致力为各位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厦门厦门教育厦门资讯和学习资源,小编会及时更新相关厦门资讯。如果您想要找培训机构、找辅导老师、找学习课程、找厦门教育资源,就上云心教育搜索! 云心教育兴趣特长类培训,含美术、舞蹈、乐器音乐等;课外辅导机构涵盖小学高中晚自习周末班、寒暑假班等;想学技能考证,我们提供厦门教师资格证公务员学历提升等; 关注云心公众号【yunxinedu】免费领取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资料大礼包哦!
期末备考|小学数学1-6年级13个重点模块知识点汇总
期末考试到了,云心教育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数学1-6年级13个重点模块知识点汇总,一起收藏背诵吧!

1.数与代数
1、自然数包括正整数和0,所以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计数单位是指: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等。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5、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如2、3、5、7、11、13等等;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0都是合数。
6、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7、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如·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12.543 亿。
8、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1302490015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 亿。
9、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
10、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11、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12、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13、比、比例、比例尺、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
2.运算法则(小数、分数和整数的运算法则一样)
1、同级运算,从左往右。(加和减是第一级运算,乘和除是第二级运算)
2、两级运算,乘除优先,加减在后。
3、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3.运算定律(总共5个,加法2个,乘法3个)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即(a+b)×c=a×c+b×c
4.运算性质
1、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
a-b-c=a-(b+c)
2、除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除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除去所有除数的积,商不变,即
a÷b÷c=a÷(b×c)
3、被减数-减数=差,被除数÷除数=商。
5.式与方程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如x+5=6
2、解方程的步骤:
①去分母
②去括号
③移项
④合并同类项
⑤系数化为1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①审题,用x表示未知数。(一般问什么就设什么)
②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这一步最最重要)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出答案。
6.常见的量
1、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4、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5、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元=100分
6、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闰年:4年一闰,100年不闰,400年再闰。(如:2008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2000年是闰年。)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7.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2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 d =2πr2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S=πr
11、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sh
12、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a3
8.圆柱和圆锥的公式
1、圆柱:两个底面是相同的圆,有无数条高,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2、圆锥:一个底面是一个圆,只有1条高,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3、如果一个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那么,这个圆柱是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是圆柱体积的1/3。
9.正、反比例
1、12个字:除正乘反,正比例:比值一定;反比例:乘积一定。(判断的依据)
2、一般式:
正比例:y/x= k或y=kx(k一定)
反比例:xy=k或y = k/x(k一定)
3、图像:
正比例:一条直线
反比例:一条曲线
4、判断依据就是看两个相关联的量的比值或乘积是否一定,若比值一定,则是正比例;若乘积一
定,则是反比例;若都不符合,则为不成比例。
10.比例尺
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是比例尺。比例尺没有单位。
2、1:100的意思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厘米。
3、三个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4、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5、千米化厘米添5个“0”,厘米化千米去掉5个“0”。
6、解决有关比例尺的问题,一是要统一化成低级单位;二是要熟记比例尺的三个公式。
7、图形的放缩:我们可以把小图放大,也可以把大图缩小,但只有把原图的长和宽放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才能画得像。(如3:2=6:4=9:6等等)
11.找规律
看差看商、看某数的平方或立方、隔开看、分组法等等。
12.线与角
1、直线无端点,不可度量;射线1个端点,不可度量;线段两个端点,可度量。
2、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这条垂直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3、锐角:小于90度的角;
直角:等于90度的角;
钝角:大于90度的角小于180度的角;
平角:等于180度的角;
周角:等于360度的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13.统计与概率
1、三种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表示各个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表示数量多少、反映增减变化)
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平均数:几个数量的和除以数量的个数;
中位数:数据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的一个或最中间的两个的平均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3、事情的发生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必然事件:一定会发生的事件,概率是1
第二种是不可能事件: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概率为0
第三种是随机事件(也叫可能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概率是大于0小于1
声明: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小学数学,云心教育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云心教育致力为各位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厦门厦门教育厦门资讯和学习资源,小编会及时更新相关厦门资讯。如果您想要找培训机构、找辅导老师、找学习课程、找厦门教育资源,就上云心教育搜索! 云心教育兴趣特长类培训,含美术、舞蹈、乐器音乐等;课外辅导机构涵盖小学高中晚自习周末班、寒暑假班等;想学技能考证,我们提供厦门教师资格证公务员学历提升等; 关注云心公众号【yunxinedu】免费领取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资料大礼包哦!
小学数学1-6年级,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整理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学习目标是初步认识加减法。学会基础加减。小学二年级的学习目标是完善加减法,表内乘法,学会应用题,基础几何图形。小学三年级需要学会万以内加减法,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倍数的认知,多位数乘一位数,时间量及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几何图形、分数的初步认识。小学四年级需要掌握亿万数的认识、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两位数的乘数法、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几何图形及条形统计图的了解。小学五年级开始接触小数乘除法,简易方程运算,图形面积计算,可能性和植树问题了解。小学六年级则需要掌握分数乘除法,比和百分数,圆和扇形。下面是云心教育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数学一到六年级基础知识整理,各位家长同学们,收藏掌握吧!
一,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5、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例:90÷5÷6=90÷(5×6)
6、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7、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1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 k一定)或kx=y
12、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13、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其实,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14、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其实,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乘以100%就行了。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15、要学会把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数化成小数的化发。
16、最大公约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一次性整除,这个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或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约数。)
17、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8、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9、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倍数)
20、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用最大公约数)
21、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即能用2进行约分。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即能用5进行约分。在约分时应注意利用。
22、偶数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23、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24、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8、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时间一般以年或月为单位,应与利率的单位相对应)
29、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一年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年利率。一月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
30、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整数,叫做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
31、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3. 141414
32、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不循环小数。
如3. 141592654
33、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如3. 141592654……
34、什么叫代数? 代数就是用字母代替数。
35、什么叫代数式?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如:3x =ab+c
四,一般运算规则
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五,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πd=直径 r=半径
周长=直径×π=2×π×半径 C=πd=2πr
面积=半径×半径×π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体积=底面积×高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本文内容综合整理网络,云心教育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云心教育致力为各位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厦门厦门教育厦门资讯和学习资源,小编会及时更新相关厦门资讯。如果您想要找培训机构、找辅导老师、找学习课程、找厦门教育资源,就上云心教育搜索! 云心教育兴趣特长类培训,含美术、舞蹈、乐器音乐等;课外辅导机构涵盖小学高中晚自习周末班、寒暑假班等;想学技能考证,我们提供厦门教师资格证公务员学历提升等; 关注云心公众号【yunxinedu】免费领取小学初中高中学习资料大礼包哦!
 
预 约
优质课程推荐
资讯推荐
© 云心教育 闽ICP备14009336号-2
Document

扫码咨询

课程咨询:4000-400-005

商务合作:0592-5929876

在线预约

家长微信群


云心订阅号


云心服务号

意见反馈